近年来,绥化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迅速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已从2010年的82%提高到当前的96%。从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民对大型农机的需求急剧上升。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7.03万台,其中小型拖拉机7.9万台,大中型拖拉机9.13万台;大型播种机1318台,9行、12行的大型播种机561台;水稻插秧机2.27万台,其中乘坐式6行高速插秧机479台,乘坐式普通插秧机1.14万台。在全市219个千万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共有180马力以上拖拉机1026台,大型播种机788台,联合整地机1416台,圆盘耙173台,起垄机290台,镇压器113台,联合收获机2875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2675台,大豆联合收获机200台。
王桂芝认为,大型机械是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后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农机化建设全面加强,通过积极推进小型农业机械换代升级和强化大农机载体建设,使大型机械的普及、小型农机具自然淘汰,最终形成大农机主宰农业的局面。
在实际作业中,大型机械无论从效率、产量或利润方面都远远优于小型机械。绥化市海北镇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振涛算了一笔账,以大型动力机械与小四轮对比为例,采用大型农业机械标准化整地的主要作业环节包括深松、耙地、起垄、镇压,完成这些作业环节所需费用约95元/亩,使用小四轮的整地费用大约35元/亩,相比来看,大型机械标准化整地比小四轮整地每亩高出60元。而采用大型机械标准化整地种植玉米的亩产量比小四轮整地的亩产量至少高出200斤,按每斤玉米0.75元计算,大型机械标准化整地后每亩毛收入增加150元,减去亩整地增加的费用60元,实际当年每亩增加收入90元。由此可见,大型机械比小型机械的收益要高出许多。
技术:标准化作业收益良多“农机化标准是农机化质量工作的基础,是促进农机化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是农机化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技术支撑,但在农民的实际作业时会忽视这一点。”杨振明告诉记者,“若想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大型机械与技术标准化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多年来,市农机部门始终将农机化综合水平的提高与农机作业技术标准化的提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杨振明介绍,以整地为例,经过30多年的耕种实践,当地农民都已认识到使用小马力拖拉机耕种土地的直接后果是土壤板结和犁底层上移,粮食产量很难提高,庄稼抗倒伏能力下降。而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标准化整地的优势就是可以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当雨量较大时,多余的雨水渗入耕层以下被储存起来,地表不形成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当干旱时,储存在耕层下的水分开始供应作物生长;由于深松打破了犁底层,作物根系能下扎,根系发达,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明显增强。同样,在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环节按照标准化作业也可达到高产、高质量的效果。
为了高标准抓好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结合各项重点工作安排和农时要求,市农机部门就水旱田整地、旱田播种、水稻智能催芽、蔬菜生产技术等方面分别确立了标准,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立标,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战略升级;通过组织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基层农民现场参观学习,展示标准化、宣传标准化、学习标准化、推广标准化,形成了上下参与共同高标准抓好农业生产的良好局面。
谈到农机技术标准化的推广工作时,杨振明告诉记者:“在实际中发现,许多县级农机部门在整地、播种、插秧、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主要田间作业环节,大多通过开展标准化作业竞赛活动,促进田间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这种方法行之有效。”
合作社:数量与质量双线提升如果说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推动绥化农机化发展重要基础的话,那么,农机专业合作社无疑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了。
近年来,绥化市市委市政府对当地合作社发展尤为重视,合作社数量迅猛上升。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绥化市共成立合作社8315个,其中千万元级合作社已发展到219个,是两年前的3.9倍。合作社大型农机具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达到了109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7.7%,是两年前的6.3倍。合作社共吸纳77795户农民入社,入社规模经营面积为263.1万亩,平均入社土地面积1.2万亩,3万亩以上的12个。全市农机合作社总收益12亿元,收益在5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107个,全市平均每个合作社收益548.6万元。今年,绥化市仍将合作社发展作为当地农机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4-3-5/nj_7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