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马铮
“在2004年,我提出了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因为当时我发现大家认为未来应该种地的三类人都不会来种地了。”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许皞在小组讨论时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许皞说,这三类人中第一类就是农民的后代,因为农民都不希望自己的后代种地。如果你是种地的,你就有可能连媳妇都娶不到。第二类就是农业领域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中的多数人理论比实际好,甚至很多搞农业研究的人都从未下过地。第三类就是涉农的企业,他们想把粮食种好但是力量有限。
“经过这十年来的探索,我逐渐找到了答案。答案就是,当下农村土地流转给我们带出了未来种地的人。”许皞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农村土地流转以及规模化经营逐渐成为主流后,一个大的农业经营主体或者一个大农场就能养得起一个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就有了用武之地,那么未来种地的主力军就有可能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
“为实现真正的务农人员换代,我建议教育管理部门调整专业设置,增加技术性、管理性的课程,同时给农业大学涉农专业一些公费的定向招生指标,让他们毕业以后就定向服务于土地流转大户、农业生产大户,让他们成为未来农业生产者和技术的携带者,成为我们农业生产的主流。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既会开拖拉机,又懂农业经营,还知道基本农业知识,可以说是农业的综合性人才。”
许说,目前看来,我国还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大致推断还需要10—15年,我们种地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换代。目前种地的人基本上属于第一代农民工,年岁大了在城里打工不容易就回乡务农的这样一批人。在10—15年以后,这批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就将完全退出生产第一线。而接过这一棒的就应该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是新的农业从业者。所以,我建议国家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储备这类人才。
但是按照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很难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许皞建议,为了培养我们未来种地的人,教育部门应该放活专业设置,鼓励各个高校去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农场的生产者、经营者、参与者,他们需要更为综合的能力。大学要培养专业能力,更应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改变我们未来农民的概念。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4-3-19/nj_7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