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陈章良:希望更多的青年教师投身到中国的农机化事业中


9月7日,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出席了“豪丰杯”首届全国十佳农机教师的颁奖仪式,并致辞。陈章良对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中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能够投身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中来。

陈章良介绍,自己也是教师出身,但在中国农业大学担任校长时对农机化的认识并不多,但直到在地方工作后,才深深体会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他说,毛主席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是这句话我们只是把它贴在墙上,心里却没有真正的重视。从今天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我现在的体会是,如果农业机械化发展不起来的话,以后中国农业就有可能被国外农业击垮。”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陈章良说,中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地养活了13亿人,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果我们自己不生产粮食,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贸易粮食都给中国人吃也不够。所以中国人还得自己种粮,自己养活自己。

为此,中央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陈章良列举了两个数据,首先,中央连续10年关注农业。另外,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9年持续增长态势。去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突破了1万亿斤,达到了11791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很令人高兴。但是,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因为多种原因,我国每年也在加大粮食进口的力度。而且今年上半年进口数量已超过去年,估计今年大豆进口量将超过6000万吨,粮食也会超过1200万吨。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我们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另外,其他的行业如养殖业仍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所以中国的农业仍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发展了这么多年,中国农业发展还是赶不上发达国家?陈章良有一个深深的体会——农业机械化发展跟不上。陈章良说:“中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如今农机化率已经超过了50%,农机产值过3000亿元,非常不错。但是事实上,有些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以甘蔗为例,广西有1600万亩甘蔗地,年产7000万吨甘蔗,大部分甘蔗仍要靠人工一棵一棵地去砍。一个人一天累死累活能砍1吨甘蔗,一亩地产4吨甘蔗,一亩地需要4个人砍一天才砍得完。但是,国外生产的一台甘蔗收获机,一小时就可以收割21亩,一台机械相当于上百名中国农民干的活。6年前,雇佣砍甘蔗的工人一天需要45元,现在需要175元。七八吨甘蔗能提取出一吨糖,这样算来,一吨糖仅人工成本就过千元。再加上种苗、化肥、农药等成本,中国的糖厂一吨糖必须卖到5200元才能达到盈亏平衡。但是,进口一吨糖只要4200元,对比一下,中国生产的糖就毫无竞争力。所以去年中国年消耗糖约1300万吨糖,其中进口就占了361万吨。这就是机械化上不去造成的。”

陈章良在广西工作时分管农业,曾下大力气推进甘蔗的机械化收割。连续6年每年都要召开关于甘蔗机械化的会议,每年都对科研专家们提出要生产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甘蔗收割机。但是直到今天,我国仍没有一台定型的甘蔗收割机。他请了全国各地的力量帮助研究攻关,但进展缓慢。“专家们告诉我,问题太多,首先我们的地不平,刀割不下去。其次我们生产的刀具不行,因为材料不过关。还有发动机马力不够,别人都是250马力以上,我们却只有150马力左右。自动化控制方面也不行,无法精准地控制甘蔗的砍摘高度。”陈章良说。

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机的研发和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有很多差距,要缩小差距,既需要老师们积极投身科研,又需要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他希望获奖的十位教师和全国农机领域的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努力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为农机行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蔗 农业机械化 粮食 连续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