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 张桃英
6月11日-6月15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1200多名两院院士参加大会。
我国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全程参加了本次院士大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主题汇报。围绕这一主题报告,6月20日,记者在办公室里采访了汪懋华。
从农业轻纺环境学部到农业学部汪懋华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国工程院设有9个学部,其所在学部为农业学部。但是在2006年以前,这个学部用的却不是这个名字:“之前中国工程院有7个学部,我们这个学部叫做‘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但是,农业领域内部又分作物、蔬菜、水产、畜牧等多个分支,同时又包含林业、水土保持等等领域,相对狭小的空间使从事农业工程科技研究的院士队伍受到了影响。”
2006年3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向院主席团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考虑将农业从农业、轻纺和环境工程学部中分离出来的建议。同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八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经过投票表决,以409票赞成通过了主席团提交的《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调整方案》,农业学部“诞生”。
据汪懋华介绍,现在农业学部下设三个大的研究组,一是种植业,二是养殖业,三是农业工程、林业、水土、生态系统等。从院士数量上来看,种植业最多,养殖业最少。汪懋华以及农业工程领域的曾德超、蒋亦元、罗锡文、康绍忠等几位院士都属于第三大组。
从未停止发展脚步院士大会为期4天,其中有一个下午专门用于交流各学科的发展研究报告。汪懋华作为农业工程科学的代表,做了题为《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报告,时长20分钟。
报告中,汪懋华首先开宗明义地提出:“农业工程学科在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里属于较年轻的学科,希望各位院士多多关注学科的发展。”为了加深大家对于农业工程学科的了解,汪懋华详细回顾了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1905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工程系;1907年12月,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ASAE)成立;1908年,美国农业部设立农业工程局。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级研究机构、农业工程师学会组织、国际农业工程协会(CIGR)相继建立。一个世纪以来,农业工程学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1999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遴选出20世纪对人类社会作出最伟大贡献的20项工程科学技术成就,“电气化(含农村电气化)”位列第一,而排在第七位的则是“农业机械化”。
农业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同样经过了漫长的过程。1944年6月,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筹委会副主任和中国农林部驻美代表的邹秉文先生在ASAE年会上发表了“中国需要农业工程”的演讲。1944年,8名中国大学毕业生得到公费资助赴美学习农业机械。1945年,陶鼎来、王万钧等20名大学毕业生到美国攻读农业工程硕士学位。其中18位在获得了农业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成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的先行者和探路者。1948年,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同时分别建立了农业工程系。进入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先后派出大量学生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与土壤改良等专业。
改革开放后,我国派出到欧美发达国家攻读农业工程学位和进修实习人员则更多。2001年,在北美正式成立了“海外华人农业、生物与食品工程师协会”。目前,作为工学门类下属的一级学科,农业工程已经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国已有70余所高校设有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一支全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和谐、合作、稳定、协力的大团队也已形成。与此同时,我国的专家学者经过不懈努力,在国际农业工程学界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学术影响不断扩大。2010年1月,亚洲农业工程协会(AAAE)正式移居北京。
下一个20年路在何方在报告中,汪懋华提出,下一个20年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幅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中低收入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变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在这个关键时期是重中之重,担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使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是引导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2-6-26/nj_7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