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农机科技话创新 畅所欲言谋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罗锡文: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推动农机化发展上新台阶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里提出,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最近我认为,只有将“品种”、“农艺”、“机械”这三个因素结合好,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农艺融合,才能真正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当前,研究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茬口、不同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优化机械化技术路线,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作业的作物品种是我国农机农艺融合,促进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当务之急。

比如,在我国云贵川地区,套种是一种传统且有效的作业方法。将甘蔗套种大豆以后,保肥能力不断增强,作物长势良好,产量大幅提高。但是,分散的地块和一家一户的作业方式阻碍了作物行距的统一,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难以实现。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完备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在这一点上,国外有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像美国将全国玉米行距统一为76cm,而欧洲的作物种植行距则大多是25cm的倍数,小麦25cm、高粱50cm、玉米75cm,以便大规模机械化统一作业的实现。

近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调研时指出,农机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要抓住机遇,通过建立由政府领导的农机农艺融合体制,农学、农机专家主动合作的平台,在农业产业体系中尽我们的努力,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把农业机械化推上新的历史台阶。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白人朴:

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农业机械化

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跨入了中级阶段。新形势下我国农机化的主攻方向,已从重点生产环节机械化向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转移,先进地区已向农业全面机械化进军,要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无疑对农机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到2020年,与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相对应,农机化领域科技创新的目标应是:基本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农业机械化。

农业科技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政策创新结合,取得重点突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10字方针要求,着力构建主要农产品农机农艺融合的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培育创新型农机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机化弱势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支持,扭转目前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平衡现象。利用创新驱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上新台阶,在拓展服务规模和领域,创建服务品牌,提高服务的经济效益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农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期待,开创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同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解决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以及激励机制协调配套方面取得新突破。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全系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力争在创新环境上取得新进展。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 叶兴庆:

农业机械化的历史机遇

多数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已进入中期加速阶段,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则已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比相对滞后。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主要滞后于劳动生产率过低,农业机械化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绝佳手段。我国以18亿亩地,支撑13亿人口,农业机械化功不可没。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今天,结合我国“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农业农村工作整体精神,推动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技力量为支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农业现代化 玉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