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WTO专家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田志宏
关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入世”开放有其深刻含义。
从短期收益及形式上看:农机产品进口关税下降了40%,贸易管理政策更加透明,农机化对农机产品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从长期发展与内容上看:国内农机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得到发育;促进了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化深度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引致了更加广泛的特别关注;拓展了贸易发展空间,无论是产品贸易,资本流动,还是技术与服务贸易,都更加活跃。
因此,“入世”是我国农机事业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
我国农机的全方位增长“入世”十年,我国农机获得了全方位增长,具体表现在:
——产品范围不断扩大,从种植到养殖加工业无所不有;联合收获机、温室设备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跨区作业和流动作业取得实效;
企业多元化格局形成,国企、民企、合资企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经营形式多样化;
——农机产品贸易尤其出口快速增长,2000年,进口份额只占2.0%,出口份额1.3%;到2010年,进出口占比均已上升至5.3%;
——国际技术贸易初见端倪;一些领军企业开始向外输出资本和技术。
综合分析,有三大动因支撑农机化实现全方面增长。第一动因是经济发展。“入世”10年的经济发展至少从3个方面对农机产业产生影响:一是生产者收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城镇化发展;二是人工成本迅速提高,如果不能实现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国家的粮食供给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保证;三是我们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购机需求对农民纯收入的弹性为0.88,对人均播种面积的弹性为0.83,二者对我国农户购机需求的解释力为93%。如果其他条件相对稳定,通过机械化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解决现阶段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得出一个初步判断:我国正处于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相对于发达国家漫长的机械化发展过程,我国粮食生产中农机替代劳动的阶段可能较短。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人工费用上涨是重要的拉动因素。通过工费与机械作业费用的相对变化,我们估计出,我国小麦生产中农业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为0.56-0.83;对美国的估计结果为0.19(1880-1980年),日本为0.13(1955-1980年)。对我国玉米、粳稻生产的一些初步估计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
第二动因是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对我国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至少体现在3个方面:提高农户的购买能力;促进农机产品结构和质量的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农机化水平、农户农机经营收入、农机作业收入等指标与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正向相关,目前还没有发现边际递减的证据。
第三动因是农机产品进出口贸易。入世十年,我国农机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尤以出口贸易突出;我国农机产品进口逐步集中于缺项和高端产品。
进出口贸易将获得全面发展目前我国农机产品的出口优势源于3个方面:一是有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国内市场,农机产品的覆盖面非常大,从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培育企业,提高竞争力;二是面对由购买力、机手受教育程度、农业生产水平所决定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我国农机产品表现出独特的适用范围、性价比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三是我国农机市场逐步开放,促进了制造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参与产品、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竞争。
关于我国的农机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一个话题值得探讨,那就是今年农机产品的关税调整问题。2012年,我国将对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收割机、乳品加工机等农机产品实施较低的暂定进口关税,降税幅度达到38%-67%。对于该政策,本人的理解是:国内产品研发生产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农机行业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高端产品不足;目的在于提高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提高棉花、马铃薯、糖料、茶叶等大宗经济作物生产效率;国内的高端农机制造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有关资料显示,近年行业利润率不到5%);由此会倒逼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参与竞争,长远来看将可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2-1-16/nj_7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