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因势利导 齐抓共管 推动农机工业由大变强


企业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是行业内讨论多年的一个老话题了,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就曾提及,如今正式写入工信部的《规划》,不禁令人产生诸多猜想: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应如何操作?操作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部门(甚至是部委)之间管理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

“这些问题,我们在起草《规划》的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了。”据高元恩透露,当前农机工业协会正在加紧起草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细则,推出具体的操作办法。虽然内容尚未敲定,但是一个大前提已然明确,那就是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

“按照工信部的构想,农机的行业准入制度与汽车行业的公告管理制度不同,它是引导性的,而非强制性的。所谓引导性,就是以行政手段为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完善自身结构、提升制造水平。例如对于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可为其产品开发、技术改造、销售网络建设等活动提供财力支持。”

关键词6:现代农机流通体系

销售直营化乃大势所趋

生产与流通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如果流通渠道不畅,制造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农机工业也会被拖累。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规划》将“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列为“十二五”期间农机工业发展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

在高元恩看来,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国外,农机流通网络是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组建起来的。大型农机企业,例如约翰迪尔、纽荷兰、凯斯等,都有自己的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合资、投资等联系紧密的方式建立营业网点。”因此,发达国家的农机产品往往是在直营店内销售,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开动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直通快车,真正做到了“谁卖谁负责”;二是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而我国的农机企业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销售体系很不完善。现有的农机代理商很多都是从计划经济变身而来的,在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技术培训等方面很不“给力”,生产企业仍然是产品服务、技术培训和零配件的主要提供者,而且短期看来,这种局面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向国外学习,逐步向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有个别企业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例如福田雷沃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品牌店。”高元恩说。

关键词7:齐抓共管

《规划》应该是政策的聚焦

《规划》虽然是一份指导农机工业发展的文件,却涉及到了农机化的多个领域,出台《规划》的工信部以及今后承担组织协调工作的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应当如何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从酝酿、起草到出台,《规划》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聚焦。”据高元恩介绍,《规划》在起草阶段就广泛征求了各个行业、各个单位的意见,并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包括农业部、发改委、商业部、科技部在内的多家单位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们根据这些意见不断对规划进行修改。”

其实,回顾《规划》的出台始末,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点。高元恩透露,《规划》最初的定位并不是“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2007年,工信部尚未成立,工业行业管理职能由发改委掌控,后者对于农机工业十分重视,每年都提供一批技改项目,并要求农机工业协会提交相关的产业规划,明确重点扶持措施,“当时发改委对规划的要求是言之有物、可操作性强。我们起草《规划》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最终出来的《规划》也保留了这一特色。在常规的前言、发展现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部分之后,又以附件形式发布了十六个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布局,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2007年,工信部成立。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工信部整合了国家发改委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能,《规划》的相关事项也移交到了工信部,编制起草工作则继续由农机工业协会负责,“整个过程历时三年,首先是开展行业调研,形成初稿,然后征求意见,经过修改后再请专家进行论证,如此反复修改了多次。”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受到了国家两大政策出台的影响。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根据当中有关农机工业的说法,农机工业协会对《规划》作出了调整;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出台,再次影响了《规划》的具体编制。可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规划》不但符合农机化发展的大形势,照顾到了各相关领域及部门的协调性,还体现了国家的战略意图,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势必会对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机具 定位 农业生产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