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科研的思考


我国农机科研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表现在:

1、研究方向:不能适时为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原因在于不了解政府要做什么、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不了解国外发展趋势,方向分散、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研究方向,重复研究,缺乏全国大联合、大协作,产学研结合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机农艺结合不够。

2、团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有影响的农机科研大团队,一些单位尚未形成有影响的团队,学术带头人不强、学术骨干不齐、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

3、条件建设:总体投入不足、资源分散、“小而全”、低水平重复、缺乏可行的共享机制。

三、对加强我国农机科研的思考

1、加强战略研究。要根据我国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研究至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发展对南方农业机械化的的要求,并据此制订我国农业机械化中长期发展战略,这是关系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事,我们要举全国之力,共同谋划好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计。  

2、凝炼研究方向。方向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等,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三农”政策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农作物关键作业环节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3、加强队伍建设。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重要性,下大力气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大培养力度。加强队伍建设还得选好苗子,学科带头人不但要学术水平高(根红),更要人品好(苗正)。领导要甘作伯乐,乐为人梯,着力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要有明确的培养规划,从课题申报、科研条件、学术交流等方面努力为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创造条件;要鼓励中青年学术骨干干事、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干成事,努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积极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 

4、加强条件建设。按照先进适用的原则,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平台。  

5、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6、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农机、农艺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二者相互融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客观规律。脱离农艺搞农机,是“无的放矢”,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农机具“英雄无用武之地”;脱离农机这个技术载体搞农艺,再好的农艺措施也无法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推广。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推广过程中,要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

7、加强农机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干大事,协作才能干成大事。为了促进南方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要加强农机科研的大联合和大协作。以项目为纽带,在项目申报、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单位的力量,既有任务分工,又相互支持合作,交流创新思想、互通相关信息,建立共同发展的协作创新机制。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锡文

(本文为作者在'2010年中国农机化论坛上的演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土地 生物质能 粮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