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科研的思考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机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

1、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关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中央购机补贴。从2003年的2000万元,到今年的155亿元,中央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连续7年大幅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明确了16种优势农产品,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确认和划定了59个优势区域。   

4、土地流转。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5、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目前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有:田块崎零狭小,耕地细碎化;使用权分散,承包权插花;灌溉排水不良,不配套、越田灌排;交通不便,通行性、进入性差,机械无法下地。而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开展良种与良法生产实践,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是农业工程技术集成的基础平台。

6、水资源高效利用。主要途径有改变灌溉方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挖掘水资源。

7、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山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农业机械作为建设山区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一旦利用好,将事半功倍。

8、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环节之一。

机械化生产低碳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改革机械化耕作方式,减少能源需求与碳排放;运用机械化先进技术提高水、肥、药液等资源的精准、高效利用;提高农机制造和运用技术,优化装备结构;提高装备利用率和作业效率;改变农机装备的能源消费结构。   

9、农产品加工。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高新技术的运用,可延伸产业化的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全面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层次。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是构成现代农业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农业种养业升值的主要手段,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10、生物质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源,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据统计,我国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潜力巨大:每年秸秆总量为6.8亿吨;每年生活垃圾产量达1.56亿吨(其中可作为能源原料的厨余垃圾占70%);每年畜禽粪便总量已达25亿吨。

11、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要确保“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

12、“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

——保障国家食物供给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迫切需要农机化科技进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趋势明显,迫切需要农机化科技引领和支撑。

——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迫切需要挖掘科技潜力,确保技术超前储备和有效供给。

——振兴民族农业装备制造业,促进农机制造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型,迫切需要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3、中国农业向国外发展。我国人多地少,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逐步在周边国家发展农业,例如云南腾冲的光明公司利用替代种植计划在缅甸开展水稻种植。

二、我国农机科研面临的挑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土地 生物质能 粮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