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植物保护

2017年山东省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我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3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和胶东半岛等丘陵山区。近年来,鲜食和加工比例逐年增加,市场行情较好,已成为重要的高效作物和扶贫作物。为充分发挥甘薯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制定如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用良种 
 
    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选用淀粉型、鲜食型、特用型、菜用型等优良品种。我省适宜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徐薯18、商薯19、济薯25、济薯21、济徐23等,适宜鲜食及加工型品种有北京553、苏薯8号、烟薯25、济薯26、龙薯9号、红香蕉等,适宜色素提取的品种有烟紫薯3号、济紫薯1号等,适宜菜用型品种有福薯7-6、福薯18等。一般旱薄地宜选用耐瘠抗旱品种,如济薯21、济徐23等,水浇地宜选用耐肥品种,如徐薯18、商薯19、龙薯9号、苏薯8号、红香蕉、渝紫7号等品种。 
 
  二、培育壮苗 
 
  我省春薯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选择无病、无伤、无冻害湿害的夏薯,最好是用脱毒种薯,在生茬地或者三年未种甘薯的地块作为育苗田,同时增施磷钾肥。用10毫克/公斤赤霉素水溶液浸种30分钟后,采用斜排法或平排法摆放种薯,密度一般为20公斤/平方米,在火炕、温床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控制氮肥用量和水分,苗床湿度大易产生气生根。春薯壮苗的标准是百株重500克以上、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茎粗而节匀、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害、株高20厘米左右、苗龄30~35天。壮苗比弱苗一般增产10%以上。夏薯用苗要建立无病采苗圃(二级育苗)。夏薯用苗最好是采用蔓头苗,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完整、节间不过长、腋芽较短、节上根点较大、无气生根,蔓头苗一般比下端苗增产10%以上。 
 
  三、深耕改土 
 
  甘薯高产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沙壤土。特别是鲜食甘薯最好选择无甘薯病害的生茬地、土层较厚、排水良好,以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甘薯地耕翻能加厚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一般秋冬耕翻深度以25厘米为宜,春耕不能太深,要及早浅耕,随耕随耙,保住底墒。粘土掺砂可改良土质,增强通气性;盐碱地压砂可防止泛盐,降低耕层含盐量;砂地可掺入粘土、河泥、堆肥、绿肥等,改变其松散性,增强保水保肥能力。轮作是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甘薯可以和花生、玉米等作物轮作,轮作周期三年左右。 
 
  四、起垄覆膜 
 
  结合深耕起垄栽培,作垄前一次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优质土杂肥3000~40000公斤,纯氮15 公斤,P2O5 7.5 公斤,K2O 25 公斤,其中60%~70% 的有机肥结合深翻施入土壤,剩下的有机肥与化肥一起在起垄时集中施入垄内。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踏实,无大垡和硬心。起垄可采用机械起垄,各地根据情况确定垄距,一般瘠薄地70~80厘米,平原地垄距80~85厘米。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黑地膜覆盖,不用化学除草,紧贴表土覆膜无空隙,用土压实,栽后覆膜注意不要压断薯苗,扣苗后膜口小,湿土封口,封实不透气,避免高温和除草剂熏蒸。如用透明膜覆盖需进行化学除草,每亩可用乙草胺 0.1公斤或拉索0.25公斤兑水100公斤进行垄面喷雾,喷洒均匀、无遗漏,喷后不要破坏表土,不要喷到薯苗上。 
 
  五、科学施肥 
 
    根据甘薯需肥规律,甘薯施肥掌握的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钾肥为主、磷肥为辅。同时,针对不同的土壤和肥力,施肥种类应有所区别,沙土地、瘠薄地应增施氮肥,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丰产田应增施钾、磷肥,以防止氮肥过多造成雨季茎叶徒长而减产。亩产3000公斤的甘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起垄时开沟施于垄下。甘薯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还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追施化肥。长势弱的可于栽后1个月内追施氮肥,每亩用尿素量不超过7.5公斤,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当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2%~3%过磷酸钙、5%草木灰、0.2%磷酸二氢钾等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1次,喷施时间以傍晚为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甘薯 品种 施肥 喷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