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梳理40年历程 探寻未来方向


  10月17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农药工业高峰论坛(福华论坛)在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期间召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原理事长罗海章、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顾问曹承宇、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辉、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兆云等共同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农药行业发生的积极变化,分别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管理水平等角度为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罗海章认为,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农药行业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时期:即准备期(1978~1988年),蓬勃发展期(1988~2008年)和转型升级期(2008~2018年)。

  改革开放伊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农药企业开始重新认识供需、价格、市场、竞争以及企业等问题,这时行业发展非常艰难,国有企业占据行业主体地位。1988年之后的10年,行业步入蓬勃发展期,这时沙隆达、扬农等一批较好适应市场需要的国有农药企业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迸发出极大的活力。国内农药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008年以后,农药行业步入转型升级期后,企业对环保关注度越来越高,行业不断探索做精做强之路。

  董兆云回顾企业发展历程时说,扬农的发展也大概经历了3个时期:第一阶段的准备期,是1983年滴滴涕禁用时。当时国家投入1000万元建成甲醚菊酯中试车间,后来将中试车间建成菊酯分厂,实施产供销一体化,生产、销售、定价由企业自主决定。第二阶段是接下来发展的10年,通过上市募集资金,逐步从菊酯公司转型成真正的农药公司。第三阶段就是2008~2012年,公司意识到未来的环保安全问题,集中力量优化关键产品的工艺和环保技术攻关,向绿色农药发展迈了一大步。

  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顾问曹承宇对农药行业感情很深。他说,淘汰六六六、新《专利法》的颁布实施、淘汰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以及新《农药管理条例》的出台等重大事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革开放前30年的艰辛探索为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既离不开国企的引领,也离不开民企的艰苦奋斗。

  福华是民营农药企业的代表之一。张华回顾说,2008~2018年是中国农药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业整体实力得到飞速发展的10年。这10年也是福华集团高速发展的10年。中国农药行业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华认为,一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是产业结构高低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农药企业实现强国梦要高度重视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福华的经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与优秀研发机构、跨国企业联合开发。”张华说。

  山东中农近几年不断吸收杜邦、拜耳等国际知名化工公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并将其融入自身的管理体系当中。谈到行业的未来,山东中农总经理许辉建议:第一,企业投资切忌盲目跟风,业新建项目时要考虑是否具备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第二,从产品生产者向植保技术服务商转型;第三,合作共赢。

  文/图 本报记者 胡元珏

  福华论坛现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8-10-26/303652.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