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中微量元素肥开发升温


本报记者 王军

“让有益元素优化利用、循环利用和实现营养施肥一直是肥料界研究的课题,也是当今国内外肥料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的探索方向。由山东省肥料研究开发中心经过3年多科学试验,研发的新产品‘神六54’中微量元素肥、多元素矿物肥,为实现这个梦想提供了可能。”这是记者从11月27~28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新型肥料研讨暨“神六54”中微量元素肥、多元素矿物肥在农作物上施用效果汇报会上得到的信息。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作物增产与质量提高的障碍之一,由此可以预见,发展中微量元素肥料将成为企业新的关注热点,其研发生产将进一步升温。这是与会10位农业专家和200多名农资经销商的共识。

缺素症成为作物增产的障碍

据专家介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共计17种,其中除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余14种都来自土壤。当作物缺素时,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影响到产量和品质。缺乏中、微量元素会大幅度增加作物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如果缺硅水稻叶片就会出现褐色斑点,如果缺硼油菜就会“花而不实”。近3年来,山东省在临淄、青州、寿光、龙口、章丘、即墨、栖霞等地进行的大量农田试验表明:缺素会造成作物产量平均下降20%~40%,尤其是经济作物更加突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元华认为,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投入,作物难以获得丰收和良好的品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伦寿认为,测土配方施肥重点强调的是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平衡施用,往往忽视了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并影响农作物产量目标的实现和品质提高。

中微量元素肥引起各方关注

“现在大多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愿意投肥了,但是没有建立起平衡施肥的概念,过量施用氮、磷肥,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农作物缺素症和病害频频发生,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山东省肥料研究开发中心销售公司总经理王来文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吕梁晓表示,近几年,他们对7000多户农民进行了施肥调查,结果发现:50%左右的土壤氮肥过量,80%左右的土壤磷肥过量,70%左右的土壤钾肥过量;有超过40%以上的土壤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严重不足,制约农业产量目标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会议期间,与会经销商抢着订购陈伦寿教授刚出版的《植物营养失调症彩色图谱》。“我们此次参会,就是想听听专家的见解,了解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动态,掌握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推广给农民。”胶南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徐本平说。“由于是新兴产业,相关标准尚不完善,有关法规也不健全,市场产品鱼龙混杂现象很严重,农民朋友在选购时不知所措。”江苏丰县农资公司王晨东经理表示。

平衡施肥才能实现优质高产

山东省肥料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刘传林认为,要建立平衡施肥概念,必须从教育和培训入手,加大宣传推广。他们今年在电视上进行了160多次宣传,举办技术讲座、试验示范与观摩会120多场次,出动60多辆技术服务车,同时在德州、潍坊等地开展了小麦、玉米对比试验。施用“神六54”中微量元素肥、多元素矿物肥后,小麦平均亩增产20%以上,玉米平均亩增产19%;果蔬病害减少,提前5~10天上市,平均增产20%~30%。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程存刚研究员等专家认为,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调节土壤酸碱度和提高作物免疫力、抑制病害发生,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从这次会议可以看出业内人士对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开发和行业发展的急切关注。但农民对中微量元素施肥技术接受有待提高;经销商综合服务技术能力有待提高;生产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意识与力度有待于提高;应用技术研究与研发有待提高;市场规范程度有待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微量元素 施肥 磷肥 小麦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