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一曲奋进的“鲁西之歌”


□本报记者郑红艳王梅红

岁月的见证

采访手记上世纪70年代,国家一次性地在全国建起了2000个小化肥厂。三十几年风风雨雨过去了,当时鼎盛一时的小化肥厂大部分没落了,至今已所剩无己。岁月见证了鲁西的发展历史: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不但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快速发展壮大,凭的也许就是《鲁西之歌》中唱的“艰难岁月里走来,顽强拼搏中成长;激情创业永求索,练就意志如钢;不断积淀孕育生机,谋求发展充满希望……”

“十一五”期间,鲁西圆满完成了规划目标:坚定不移地做强做大化肥主导产业,确保国内特大型尿素、复合肥制造基地的地位不动摇;积极发展能源化工、原料化工,以煤气化为龙头,扩展延伸化工及相关产品,实现化工与化肥的有机结合;适时进入精细化工领域,发展绿色化工、生态化工,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适时开展资本运作和战略投资,实施业内战略重组,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进入国际市场。到2010年,鲁西化肥总量达到40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能源化工、原料化工已具备相当规模,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

鲁西是一个怎样的企业?一个地处江北水城、发展迅速的大型化肥企业;一个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化工的践行者;一个由化肥生产航母进军农资流通深度分销的探索者;一个忠诚敬业积极向上的奋斗团队;一个即将建成、绵延十几平方公里的千亿工业园……

发展鲁西:从1万吨合成氨厂到千亿工业园

一走进鲁西工业园区,第一感觉是整洁。从装备制造板块、到有机硅、甲烷氯化物……一线排开,规整有序;管线纵横密布,塔罐错落林立,绵延十几公里,这时能想到的词就是“壮观”了。

据姜吉涛介绍,鲁西工业园承载着两大任务。

第一是调结构,提高企业利润率。目前国内各种化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如何避开直面竞争,闯出一片蓝海?最关键的就是调结构。鲁西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以化促肥。鲁西计划用3年时间将化肥销售收入比重从目前的85%调整到50%,提高企业利润率。截至目前,公司已有甲烷氯化物、三聚氰胺、氯化石蜡、有机硅、甲胺等36种精细化工产品,大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为了支撑工业园的发展需要,鲁西成立了设计研究院。强大的研发力量,让鲁西在化肥新产品开发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如利用氮肥优势开发的缓控释肥,低成本让竞争力大幅度提高;与郑州大学联合开发的脲醛肥料通过大田试验,效果良好;通过脱氟等各种重金属,添加有效成分的根际肥,能够种肥同播不烧苗;以集团工业园有机硅产品为原料生产的水稻硅肥正在进行多区域试验,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与此同时,一系列新型肥料正在研发试验之中。

第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根据规划,鲁西工业园的产业链是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每种产品相互支撑、相互利用,并可以相互转换。”姜吉涛介绍说,“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厂房设备等各个环节。”

正是重规划、讲长效,鲁西有了厚积薄发的发展动力。在鲁西工业园区,姜吉涛指着一条河对记者说:“这条河里将养鱼,两岸将种树。之所以这样,就是希望通过它们来检测我们的各项化工排放是否达标。”

创新鲁西:从化肥生产航母到农资深度分销

作为化肥生产企业,近年来,鲁西向农资流通领域进发,脚踏实地地建立“鲁西专卖店”,令人关注。据姜吉涛介绍,鲁西专卖店实现了从厂家直接到农民的流通渠道变革,在向农民提供品类齐全农资产品的同时,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为化肥行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水稻 氮肥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