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王爱军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化肥行业遭遇的最为困难的一年。看看磷复肥市场:金融危机来临之后,磷复肥出口几乎成为零;受农副产品销售不畅、粮食价格偏低的影响,农民用肥量急剧下滑;大量农民工返乡,导致购买力下降。面对如此窘境,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如何布阵,怎样最终取胜?
破茧迎战:网络效应立新功
面对2009年化肥行业供大于求的现象和企业间竞争加剧的格局,天脊集团通过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8000个具有天脊特色的营销网点进一步完善、调整、巩固和优化,扩大了产品的覆盖面,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坚挺了产品相对稳定的高价位,掌握了产品售价“话语权”,发挥了网络辐射作用,为全年产品销售任务的顺利完成夯实了坚实基础。为在特殊时期扩大销售,天脊集团供销公司先后两次召开大规模的销售会议,重新制定出“抓大带小、取优除劣、网络延伸、强化区域”的销售战术。
比如,对设在江苏连云港、山东潍坊等地的销量较小、认可度较低的区域网点,销售人员进行上门服务、门店推广、走村串户,宣传天脊品牌;针对山东济宁、河南漯河、河南周口等正在成长的市场,采取科技文化下乡、天脊化肥电视讲座等办法,让用户了解正确的施肥方法,加深他们对天脊产品的认同;对步入成熟期、销量业绩喜人的河南商丘、河南南阳、河南驻马店等区域,组织了大规模的有奖销售活动,以激发经销商的积极性,推动销量进一步提升。
据供销公司副经理、销售部部长杨福旺介绍,在销售网络的调整中,对代理商严考核、重实效,动起了真格。金融危机的到来,调整了对代理商的选择标准———不是只选规模大、有钱、经营品种多的代理商,而是侧重选择与企业营销思路一致、愿同天脊共同创业、钟情于天脊品牌的“铁杆”代理商。这样既能使企业对代理商的管理更加到位,也有利于对天脊品牌的保护。
同时,还下决心对不符合要求、业绩无法提升的网点代理商进行了淘汰、调整。比如,山东鲁西南部分地区就进行了代理商“大换血”,新加入的代理商都是愿与天脊集团共谋发展的“新鲜血液”,他们的营销热情和积极努力使销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就在同行业为产品销量急剧下滑而犯愁之际,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区的销售市场,天脊产品呈现出的是热销场面。
切中要害:四次会议鼓劲足
如果把天脊集团2009年销售工作比成“大决战”,其在河南鹤壁、开封、新乡及安徽召开的四次密集型会议可谓是关键“之战”。三个月时间召开四次会议,这在天脊集团销售史上是首例。
董事长、总经理王光彪亲自参加了两次会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极大地增强了全体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的信心和决心。
天脊集团副总经理、供销公司经理高义说:“四次会议所确定的决策、任务、措施不同,这是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适时调整的营销应对办法。但一个中心始终不变,就是坚决执行‘以款定销,保证回款’的营销策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四次会议召开的东风,迅速在全国各地销售公司掀起了“比销量、比服务、比业绩、比贡献”的竞赛热潮。他们士气高涨,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在公司产品差异化、系列化的强有力支撑下,以天脊品牌为基石,在负责区域抢先安排、抢先布货、抢先促销,甩开竞争对手,及时占领一线阵地、巩固一线阵地,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用户对天脊产品的认知度和偏好性。
“天脊村”、“万吨县”、“专卖店”等这些新名词、新战术,紧随落实四次会议精神,在应对危机中充分凸显出积极的作用。
“天脊村”是天脊产品占化肥总使用量的50%以上、年销量超过50吨的村庄。目前,“天脊村”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其数量已达到5000多个。如河南温县,村村都是“天脊村”,天脊化肥在该县的40万亩土地上施用份额占到80%,全年销售天脊化肥超万吨。河南武陟、林州、焦作及河北邯郸等地是天脊化肥销售“万吨县”。这些“万吨县”,悬挂统一标准、统一尺寸、统一形象的“天脊化肥专卖店”门市招牌,为农民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农化服务,企业也经常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0-02-02/27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