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药
9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以《“零农药”行不通,不打农药不现实》为标题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农药完全可以和绿色、安全画等号;‘零农药'行不通,要提倡的是农药‘零增长',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剂量,提高农药利用率”。这对农药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消息。随后,笔者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该文章被疯狂转载,很多农药届朋友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觉得农药行业的春天即将来临。笔者相信,这将是农药行业登堂入室的一个起点,今后农药行业将会同手机一样,提起来就让人觉得必不可少。
再加上7月28日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播出的《农药的秘密》,这两次由重量级媒体的报道都从正面引导公众去正确认识农药。
之前的报道,凡是提到农药的大多与农药残留、随处可见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中毒等负面报道挂钩,而这两次重量级的报道把农药行业最耀眼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笔者认为,农药行业要想更快更稳地发展下去,需要凝聚多方力量,也少不了公众的理解和认可,更需要综合类媒体和行业媒体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报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农药行业要争气。
农药行业在公众中的印象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想让公众真正的认可农药,我们还要做更多。歪曲和误解大多源自于不懂和不了解,公众对农药的误解其根源是缺乏相关知识,除了农药从业人员外,其他人对农药的正面作用认知有限。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更应该提升科学用药意识。目前中国含高毒成分的产品比例不到2%。出问题的农产品往往是由这2%引发的,超范围用药、肆意提高用量、靠经验用药都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媒体报道要以事实为基础,向业内专家咨询,寻找真相,不能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而盲目放大事实。毒草莓、毒西瓜等事件均是由于不实报道而引发的连锁事件,最终导致这些产业一蹶不振,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公众和农民。
打铁还要自身硬,外力帮助毕竟是有限的。农药行业本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如企业环保不达标、产品乱加隐性成分、乱弃农药包装废弃物等,都给行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农药行业要加强自律、自查、自检,从源头上杜绝这些事件发生。让农药和农药生产企业竖立起越来越鲜明的正面形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5-9-18/20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