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永生
一个新名词:“农药废渣盐”
龙年春节前,一条看似不起眼的食品安全新闻让人们对食盐多了点担忧。
事件起因是,去年,安徽阜阳盐业和公安部门在公路上截获18吨私盐,并顺藤摸瓜发现了一起性质恶劣的“农药废渣盐”案件。1月31日,新华网发布消息,被告人非法制售“农药废渣盐”1.4万吨,流入全国12个省、市盐业市场,部分“农药废渣盐”冒充食盐流向餐桌。
废渣盐是什么?怎么又和农药牵连上?如果我们吃了废渣盐,会不会影响健康?各媒体的新闻报道,多数止于对事件的挖掘,但对“废渣盐”的概念并未通俗解释,使读者多了许多无端猜疑和担心,本文即是科学解读“废渣盐”。
工业盐中竟检出农药,这是首次
所谓“农药废渣盐”,即是生产农药除草剂“草甘膦”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然后再经各种工艺加工出的盐产品。这种盐,人不能吃,所以,它不是食用盐,是工业盐。食用盐与工业盐有何区别?
从主要化学成分讲,食用的“盐”和工业上使用的“盐”,都是一样的化学成分,只是用途不同,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并无区别。然而,工业盐中有杂质,这杂质对人体有害。
工业盐最大的危害在于含有超量的亚硝酸钠。过量食入亚硝酸盐中毒后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黏 膜明显紫绀;严重情况下,血压下降、昏迷、死亡。由于亚硝酸盐与食盐从表面上很难区分,一些不法经营者唯利是图,为了赚取高额的利润,从化工厂购入价格极 低的废料盐、下脚盐,销往食盐市场,很容易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工业盐冒充食盐,此前并不鲜见。然而,此案主角并非亚硝酸盐,在这批工业盐中,检测出的是农药除草剂“草甘膦”这是目前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低毒性化学品。
工业盐流向餐桌,此前在国内也屡屡发生,但在流入食品领域的私盐中,检出农药成分却是第一次,且“1.4万吨”这一数字惊人。也正因此,此案中的工业盐,有一个更明确的名字“农药废渣盐”。
农药废渣盐的来龙去脉
农药废渣盐从何而来?
在生产农药除草剂“草甘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氯化钠含量极高的废渣难以处理。如何变废为宝?这些废渣通过清洗、脱干等工艺后,即可生产出工业盐。
在制取农药草甘膦过程中,会得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根据温度不同,每100毫升含氯化钠的量不同,按32g/100ml计算,其含氯化钠的量还是很可观 的,如果回收再利用,本身是合法的,但回收后只能用于工业用途,如制作烧碱等,不能用于食用,因其含残留草甘膦及重金属。长期食用这种盐会如何?许多专家 说,有“潜在的危害”。
草甘膦有何危害?
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科学家用大鼠和兔子做过实验,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大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在实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草甘膦中毒也发生过,但基本属口误服所致,生产制造和使用中引起全身急性中毒极少见。
草甘膦还有一个特性,进入生物体内后,吸收和排出均比较快,科学测定,摄入后0.5~10小时,血和尿中均有较高浓度的毒物,1~3日后再测,则浓度降低至难以测出。
上述科学表述,换个通俗的说法即是,草甘膦是低毒农药,在动物体内不蓄积、排出快,发生的中毒事件多是误服,而且是直接喝下农药。而废渣盐中的草甘膦极微量,目前还没有发现“农药废渣盐”的中毒病例。
从三聚氰胺,看毒物剂量问题
上面讲,废渣盐中的草甘膦极微量。极微量,是个什么概念?
一个重要的科学原则是,毒物即剂量。在废渣盐中的草甘膦的含量直接决定了食用者的安危。因此,细究一下草甘膦的含量,问题就会明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2-02-24/3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