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区域分布:四川的峨眉山、名山、洪雅、蒲江、雨城、夹江、高县、屏山、北川、青川、万源,贵州的湄潭、凤冈、都匀、西秀,重庆的南川、永川、荣昌,陕西的紫阳、平利、西乡,湖北的鹤峰、五峰、恩施、宣恩、宜都、夷陵、竹溪、竹山、保康、谷城和湖南的长沙、临湘、湘阴、平江、石门、桃源、安化等县(市、区)。

  发展目标:2015年,该区域茶园面积达到510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50%;产量48万吨,产值11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4万吨,产值80亿元。

  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出口绿茶,建立出口绿茶基地和培育出口龙头企业,扩大自营出口。积极发展名优绿茶,提高良种比例,提高特色绿茶品质和知名度。同时,要努力进行深加工研究和开发,加速低档茶和副茶的利用。稳定边茶加工,不断提高边茶质量。

  4.西南红茶和特种茶重点区域

  基本情况:该区域主要由云南的滇西、滇南茶区以及广西的桂西南茶区组成,共有18个县(市、区)。 2005年茶园总面积196.7万亩,采摘茶园面积为136万亩,产量8.6万吨,产值2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5.0万吨,产值15.8亿元,无性系良种率34.5%。该区经济欠发达,农民人均纯收入1896元,茶树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尚充足。茶树种植以乔木型为主,部分为小乔木型。历史上主产红茶和特种茶,有名的茶叶有滇红、普洱茶。

  区域分布:云南滇西茶区的凤庆、云县、永德、耿马、昌宁、腾冲、潞西、南涧、澜沧,滇南茶区的翠云、江城、勐海、景洪和广西桂西南茶区的百色、崇左、昭平、三江、灵山等县(市、区)。

  发展目标:2015年,该区域茶园面积达到270万亩,无性系良种率达67%;产量16万吨,产值7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3万吨,产值65亿元。

  主攻方向:云南、广西积极改善茶树品种质量,提高红茶品质,追踪国际高品质红茶动向,争取扩大出口;积极发展地方特色茶,拓宽深加工路子,充分利用茶资源。

  五、建设项目

  根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考虑四个重点区域的现有基础、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重点加强茶叶科技支撑体系、茶树良种繁育体系、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化示范区、茶叶加工设施改造工程、茶叶质量监控与预警体系、茶叶市场体系等建设。

  ㈠茶叶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1.茶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提高我国茶业科技创新水平,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建国家茶叶科技创新中心,重点从事茶叶优质、高效、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发展产业化提供技术储备。在重点区域内依托省级茶叶科研院所或学校,组建4个茶叶重点区域实验站,主要承担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2.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或新建118个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增强技术推广服务功能,为企业和茶农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社会化服务。

  ㈡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建立茶树良种区域试验体系,改扩建10个良种区试基地,完善区试设施。在完成和改善在建的2个改良中心的基础上,重点区域内再建3个分中心,进行新品种(系)的选育,提高我国茶树育种水平。在扩建和完善省部合建的12个茶树良种基地基础上,新建3个国家级良种生产基地,扩建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有重点地支持省级良种扩繁基地、原种圃建设,有选择地完善市、县两级良种繁育基地,完善我国茶树良种繁育体系,满足茶树良种化用种需求。

  ㈢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在重点区域内引导地方改造300万亩,新建100万亩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引种无性系良种,改造老茶园,配套路、沟、渠、蓄水池、喷灌、防护林等设施,配套茶园耕作机械、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设施。

  ㈣茶叶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建立50个万亩以上茶叶产业化示范区。制定并实施无公害茶叶产、加、销技术规范体系,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茶叶初制加工厂,完善制茶加工设备,配置冷藏保鲜设施,组织开展标准化加工技术培训,建立茶叶加工质量保证体系。

  ㈤茶叶加工设施改造工程建设

  按照产业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加快加工(含深加工)企业改造,建设500家清洁加工示范厂,引导、推动企业引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提高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绿茶 茶园 红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