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本网记者从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在京召开的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上获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马铃薯产业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装备为支撑,以龙头加工企业为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优势区域和重点地区,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商品薯生产的区域布局,加快脱毒种薯、新品种和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强马铃薯生产、加工、储藏和流通能力,提升产业化水平。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开幕式上讲话时说,马铃薯作为我国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一个优势作物,完全可以利用自身耐旱、耐寒和耐贫瘠等特点,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挖掘增产潜力上做文章。
危朝安指出,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但还不是马铃薯产业强国。马铃薯产业要升级转型,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理念,核心在于创新发展方式,重点在于完善发展机制。
危朝安强调,推进我国马铃薯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统筹协作,形成共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合力。一要着力推进布局区域化。东北优势区要重点发展脱毒种薯,并依托市场区位优势发展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华北优势区要优先发展种薯和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提高生产组织化水平;西北优势区要加快发展淀粉加工专用型和粮菜用马铃薯,努力提高市场流通能力和生产组织化水平;西南优势区要突出发展脱毒种薯生产,加快建立西南地区种薯供应基地,降低南方种薯调运成本;南方优势区要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丰富和外向型市场区位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冬闲田,扩大鲜食马铃薯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二要着力推进种薯良种化。东北区要重点选育和推广抗晚疫病的淀粉加工型和鲜食型品种;华北和西北区要重点选育和推广抗旱、抗病毒病、抗疮痂病的淀粉加工型、食品加工型和鲜食型品种;西南区重点选育和推广抗晚疫病、抗青枯病、抗病毒病的鲜食和淀粉加工型品种;南方区要重点推广抗病毒病的早熟、鲜食和鲜薯出口型品种。
三要着力推进种植标准化。东北区要以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为重点,集成示范推广保温促苗、科学合理轮作降低除草剂危害、大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和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华北和西北区要以推广覆膜栽培技术为重点,集成示范推广旱作节水保墒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和优质丰产加工专用薯栽培技术;西南区要以晚疫病、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为重点,集成示范推广间套作栽培技术、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少免耕栽培技术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南方区要以稻草覆盖少免耕栽培技术为重点,集成示范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四要着力推进经营产业化。各地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建立马铃薯专用生产基地,以订单生产的方式,促进企业和薯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要结合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发展马铃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为农民提供品种、技术、信息等全程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主产区要建立全国性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以及县乡市场销售网络,积极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切实搞好市场流通,通过举办马铃薯产销会、展销会的形式,紧密生产和市场的对接,培育知名品牌;要扶持马铃薯保鲜、加工、贮藏、流通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促进马铃薯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五要着力推进国际合作。在技术方面主要开展脱毒种薯生产、种薯质量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高产栽培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贸易方面,积极扩大商品薯出口,加强马铃薯生产机械、加工设备等的引进与合作开发。
据悉,目前,中国马铃薯大会已得到国内外马铃薯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为推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并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200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汇聚了国内外马铃薯行业代表600多名,共同为实现中国马铃薯产业“更快、更高、更强”地发展出谋划策。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08-04-07/8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