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3
品种名称:铁粳7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
品种来源:辽粳207/9419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3天,与对照秋光相当。株高91.0厘米,穗长14.6厘米,每穗总粒数109.3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5.3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2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7%,垩白米率20%,垩白度1.9%,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秋光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3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3.1%(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93.6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5.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1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4.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7.2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4%。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晚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秋光同期播种,播前浸种消毒。纯旱育秧播种量每平方米不超过200克。2.移栽:行株距30厘米×13.2~16.5厘米,每穴栽插3~4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2公斤左右,磷酸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生育前期以浅水层管理,浅水移栽,浅水缓苗,浅水分蘖。中后期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收获前不宜撤水过早,保持根系活力,达到活秆成熟。4.病虫防治:适时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稻螟蛉虫及稻曲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4
品种名称:辽星17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粳534/珍珠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8.8天,比对照秋光晚熟3.1天。株高99.3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5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2.3克。抗性:苗瘟5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4%,垩白米率5%,垩白度0.5%,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秋光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9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4.2%(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49.2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6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2.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6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3%。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东北、西北晚熟稻区根据当地生产情况与秋光同期播种,播前种子严格消毒以防恶苗病发生,播种量每平方米150~200克,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合理稀植,行株距30厘米×13.3厘米或30厘米×16.6厘米。3.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二铵10公斤,钾肥10公斤,锌肥1~1.5公斤。采用浅、湿、干相结合的灌溉原则,收获前10天左右撤水为宜。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二化螟、稻曲病等水稻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一般,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5
品种名称:吉粳110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超产二号/吉玉粳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1天,比对照吉玉粳晚熟3.4天。株高96.6厘米,穗长17.2厘米,每穗总粒数99.6粒,结实率91%,千粒重25.3克。抗性:苗瘟2级,叶瘟2级,穗颈瘟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垩白米率24.5%,垩白度4.7%,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吉玉粳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0.5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3%(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90.8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9.9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1.9%。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07-11-16/8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