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国凤
五月,草长莺飞。从六盘山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城到关庄乡窑儿村,但见依山势而建的绿色梯田层层叠叠上远山,蜿蜒逶迤绕云间,蔚为壮观。
这里是六盘山区干旱带的核心地带,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群众生活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按照旱作农业的新发展理念和节水型农业的发展需求,海原县创造性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使水土流失局面得到极大改善。目前海原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55.5%,旱作基本农田93.8万亩,其中水平梯田86.4万亩,造林75850公顷,种草44531公顷,封禁治理65736公顷。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就地拦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宁夏积极打造节水型农业的一个亮点。
“这里有100多亩地,过去都是陡坡,农业机械到不了地里,只能靠人力和牲畜耕种,下点雨也留不住水土,产量和效率都很低。”窑儿村村民李向成、张栓成夫妇的耕地在海拔2500米的山腰间。李向成告诉记者,自从坡耕地被改造成梯田之后,不仅保住了水土,各种农业机械也能开到地里,耕地、播种、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以前人工收割麦子,一个人每天只能割两三亩,现在机械收获一天最少收割50亩。
在大规模、高标准梯田建设的基础上,海原县大力发展马铃薯、红梅杏、红皮蒜以及种草养畜等产业,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舍饲养殖等新技术,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到“十三五”末,海原县梯田面积将达到100万亩。
门前一道崖,两边都是坡。连蓓茨一家住在隆德县关镇七里店村北山腰。
从当地农业财政部门实施清流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始,这里发生了变化。山沟沟里推开了路,坡地成了机修梯田,田里能蓄住水了,山下的河道也不再淤泥,下雨只能困在山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隆德县地处土石山区向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带,境内多山岭丘梁。面对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实,隆德人不等不靠,坚持将“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以兴修基本农田、造林种草、生态修复、沟道坝系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治水富民路。
结合当地特点,隆德持续推进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连续多年兴修水平梯田,治理程度由22%提高到75%,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2.76万亩荒塬变成了可保土蓄水的高标准梯田,提高了流域的水土保持和自我修复能力,使流域对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最佳,减轻了后期治理的需水压力。
如今,在和甘肃交界的隆德县联财镇蔬菜基地,新建的蔬菜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芹菜、西红柿成为村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用水有了保障,农户一改过去只敢种耐旱作物的习惯,不但试种有机冷凉蔬菜,还开发经果林。”联财镇致富带头人王安明说,有了产业,六盘山和红色旅游等优势资源也被利用起来,打造农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保持水土求发展,保持水土兴产业,已是隆德人的共识,山绿、民富成了隆德人不变的愿景。
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库共治、高效节灌”为抓手,隆德县整合水利、环保、林业、农牧等部门的项目资金,近三年累计投资11.2亿元,将全县水资源最大化利用,使既有生态建设成果得到有效盘活,并依靠生态运营成果反哺生态建设,推动“以山养山、以绿养绿”的“绿循环”。
说起节水型农业建设,宁夏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表示,各市县通过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构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农田水利建设解决了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打牢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防洪抗旱减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基本形成了“导、拦、滞、泄”为一体的防洪减灾体系,战胜了多次严重干旱,实现了农业连年增产、农民增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28/10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