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浏阳高质量脱贫“高”在哪里?


    椒花新村历史上是有名的农村伞铺,李忠国从15岁就祖传了制伞的好手艺,但好景不长,在2013年精准扶贫启动以前,李忠国只能到外地伞厂打工谋生,专门做传统油纸伞,但市场不畅没有钱赚,难以养家糊口的他从一名能工巧匠成了一名贫困户。

    2013年,李忠国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创新推出白纸伞产品,瞄准浙江、日本等地特定需求的文化旅游市场。白纸伞融合传统制伞手工工艺与手工绘画艺术,将长沙市级非遗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完美结合,形成了一条产业链,2018年产值达到300万元,是2013年的100倍。2016年脱贫后的李忠国不忘初心,帮扶全村近一半贫困户就业。

    通过“一户一工人”“一人一技能”等就业帮扶行动带动,2018年,浏阳市贫困户人均增收幅度达到46.3%,继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后,脱贫群众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幅达60%,贫困户增收结构更合理,增收水平日益提高。

    手段创新——

    社会扶贫抓住“微”字,共圆微小梦想,让全民扶贫添温暖,社会和谐度高,带动社会各行各业扶贫协同度高,促使和谐脱贫

    和谐是什么?在浏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湘国看来,就是8个字:互爱互建、互帮互助。浏阳倡导在全社会形成“互爱互建、互帮互助”的文明风尚,培育“我是浏阳、浏阳是我”的胸怀,达成“我为浏阳、浏阳为我”的使命,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脱贫提供坚强保障。

    浏阳和谐程度怎么样?一组数据告诉你:8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16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城乡,传递文明和善的能量;覆盖全域的浏阳市公益救援队,11年来开展各类急难事件与自然灾害救援行动2000多起,挽救了上百条生命,为国家和社会挽回损失上亿元。

    社会和谐度高,带动社会各行各业扶贫协同度高。为了共圆贫困群众的微梦想,浏阳市借助社会扶贫公益平台,鼓励社会各界认领贫困对象发布的“微心愿”,着力破解贫困户“政策之外、现实之需”难题。

    北盛镇乌龙新村田心组曾经是个“穷窝窝”。在浏阳市畜牧水产局驻乌龙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付少坤看来,贫困家庭各有各的困难。对浏阳来说,即便是贫困户一个小困难,都要因户施策,帮助困难家庭度过每一个“严冬”。

    今年70岁的村民聂寿生,一个儿子因车祸去世后,儿媳改嫁,留下小孙女给老两口抚养,由于年老力衰,祖孙三人吃穿都成问题;62岁的独居老人赵光敬患有哮喘,干不得重活,没钱建房的他,2017年前一直住在上世纪60年代的土坯危房;聂自全一家住在组上最偏远的地方,通组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人出不去,车更进不来,这让一心想发展稻田养鱼实现脱贫的聂自全心里“堵”得慌……

    虽然田心组的贫困人口只是极少数,但这“极少数”的困难引起了“极多数人”的关注。

    2015年春节前夕,一份“让贫困户温暖过冬”的倡议在微信公众号“新北盛”中接力传播。通过集合社会力量,一份份爱心暖化人心,解决了乌龙新村田心组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

    在江浙创业的青年聂娟,连续两年向村里的低保户、贫困户捐赠衣物和蚕丝被,让聂寿生等困难群众“穿得暖”“盖得暖”。付少坤则动员单位干部职工给贫困户送大米、送茶油,确保困难群众“吃得饱”“吃得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茶 品种 茶油 土地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