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寿光精神”求解


    本报记者蒋欣然

    “吃着黄蓿菜,喝着牛脚窝里的水”,地处渤海岸边的山东省寿光市人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战天斗地、创新求变,用70年奋斗改写了延续几千年的贫穷落后面貌,创造了“绿色浪潮”“东方奇迹”。

    久居闹市的人,对“黄蓿菜”是茫然无知的,即便在厚重的书页中,也难查到它的名字。可这种长于盐碱地上的野菜,在许多寿光老人的眼里,曾是老天对寿光人最慷慨的馈赠。

    想来也巧,“黄蓿菜”的特性和寿光人的精神似有几分相似之处。“扎根于蛮荒,顽强的生命力,漫长的生长期,由贴地皮长成灌木丛,养育了无数寿光人。寿光人民正如这‘黄蓿菜’一般,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性格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将穷窝子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蔬菜之乡’。”采访中,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点出了“寿光精神”的要义。

    记者深深感到,相比寿光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他们身上所蕴含的这种艰苦奋斗、敢于担当、创新求变、不懈奋斗的“寿光精神”,更具传承与发扬意义。

    上世纪80年代末,寿光还是有名的贫困县。1986年6月,43岁的王伯祥担任了寿光县委书记。“我就是吃黄蓿菜长大的,整个寿光都一样,怎样能从向财政要饭吃变成自己挣饭吃?”这是他上任后想的第一件事。

    说干就干,敢想敢干!王伯祥开始南抓菜、粮、果,北抓盐、棉、虾,盯紧市场抓企业。     

    “发展蔬菜,关键是培育蔬菜市场。搞市场,就得搞个体私营经济。”王伯祥的一番话,在干部中引起轩然大波。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86年,姓“资”姓“社”的论争还没有明确结论,这些都还是很敏感的事。“乌纱算什么?百姓最重要!共产党的干部首先考虑的是群众的利益,只要对群众有好处,我们就勇往直前地去干。如果真有什么政治责任,由我一人承担!”王伯祥靠着“宁可自己掉乌纱,也要百姓致富”的精神,修市场、扩道路、稳秩序……街边小市场几十年间已发展成国际知名的物流园。

    寿光北依莱州湾,一条无形的咸淡水线将寿光分成南北两重天:寿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是有名的“昌潍粮仓”;而背靠渤海、超过全县土地总面积一半的寿北,却是120万亩贫瘠的盐碱地。

    1987年10月8日,治理寿北“北大洼”的战役正式展开。在方圆1200平方公里的北大洼,20万人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在寿北开发的第三天,王伯祥就把铺盖搬到了工地。4间破房子,一张老式桌子,扯上一根电话线,安上一部摇把子电话,就是王伯祥的全部办公设施。

    45天的奋战,终于结出了丰硕成果:盐田工厂,修筑了沟、路、渠、坝85条,总长350公里;台田工程,修道路林带299条,干支沟渠300多条,高标准台田11万亩;虾厂工程,新筑防潮大坝3100多米,围圈滩涂面积5万多亩。

    谈起寿光,就不能不提三元朱村和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1988年农历腊月廿八下午,在外做生意的王新民拿着一根顶花带刺的鲜黄瓜去看王乐义。两人的这次短暂碰面就开启了三元朱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展之路。正月初四,王乐义就去东北把“大棚技术连姐夫都不教”的韩永山师傅请到了寿光。那时,谁也不曾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会引发一场席卷全国的“绿色革命”。

    当年的三元朱村,靠着种果树,村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可建一个蔬菜大棚却要六七千元的投资,很多村民望而却步。“但认准了的事,咬着牙也得干下去。”王伯祥说。从17个党员带头到县里给蔬菜大棚办贷款,1990年从春到秋,为了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王伯祥那台破吉普车就没停下过。凭着这股子“蛮劲”,当年全县5800个大棚都一举成功,一个大棚一年收入3万-5万元,寿光的“万元户”一个接一个出现。到1991年,寿光的蔬菜大棚已发展到3.3万个。

    4月20日,在寿光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一批四川客商正在参观山东西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辣椒示范棚。这批客商上午刚逛完第二十届菜博会,西良农科展位上摆放的“第七代大棚展示图”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咋没有土墙啊,冬天温度能保持住吗?”客商问。“我们用保温被取代了土墙,保温效果很好。同样占地10亩的大棚,没有土墙的实种面积达7亩,有土墙的顶多5亩。”西良农业总经理崔西良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大棚 温室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