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久锋
初夏时节,地处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群山苍翠,纳雍县厍东关乡玛瑙红樱桃熟了,往来村里的车子排起了长龙,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的猕猴桃漫山遍野;近山种植基地热火朝天,闲置的荒山上种下了茶树、核桃、苹果和中药材;山下灰瓦白墙庭院错落有致,串户水泥路像串珍珠项链一般将村庄串联起来,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时光倒退回30多年前,“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群众生活极端贫困”是毕节的真实写照。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拉开了决战脱贫攻坚的大幕。3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开发扶贫书精彩
爬上海拔2300多米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山头,极目远眺,一片片蓊蓊郁郁的森林映入眼帘,村子四周的小山坡上,2017年栽的矮化苹果树正开着白色的花朵儿;一排排整齐的食用菌大棚里,木耳正感受着阳光水露,即将冲破包裹的束缚,舒展开来。看着眼前的一切,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贫困和石漠化的代名词。
海雀村文朝荣先进事迹陈列馆里,一份题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内参影印件,34年后读来仍令人沉重。
30多年来,面对落后的发展条件,不怨天尤人、等靠观望,毕节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积极投身建设热潮,努力探索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子,破解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居无舍、食必饥,支撑两眼泪汪汪。”箐口村这个被贫穷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村庄,如今在回村创业的张凌的带领下,通过扶贫“酿蜜”模式,种下猕猴桃,栽下茶园,改善技术设施,顺利实现了“坐等救助”向“主动突围”的转变。
曾经荒芜的山头,如今全部变为“花果山”,老百姓也从农民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
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千百年来,雨冲乡鸣放村新丰组都被封闭在深山里。2018年,挖掘机的轰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一条明晃晃的水泥路穿过陡峭的王家大坡,把散落在三岔河边沿的新丰组连接起来。
67岁的村民谢俸林家在路的尽头。水泥路打通那天,是他最兴奋的日子:“以前驮点煤烧要两头黑,猪儿喂大赶不出去卖。乡邻外出务工,都不再回来,整个新丰组只剩下了8户人家。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这里路不通啊。”
从“做示范、探路子”的使命出发,30多年来,毕节试验区探索了精准扶贫“四看法”指标体系,建立了领导联系制度和干部驻村地址,强化“三支队伍”作用,总结了“十子机制”“一市五金多套餐”“四重医疗保障体系”等一批务实管用的扶贫模式,创造性制定贫困村出列“五通四有”、贫困户脱贫“四有五覆盖”等形象标准。
推进开发扶贫,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决胜小康,毕节试验区从改善基础设施开始。30年不懈努力,毕节“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在建通组路15337公里,农村连户路和院坝“两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县县有中型水库”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通讯设施均已实现全覆盖。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关键。30年来,毕节试验区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经果林、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草食畜牧业,打造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农业园区总数达到326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9个;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543家,合作社1406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4家,覆盖贫困人口65.7万人。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采取一切有利于消除贫困落后的措施,从试验区建立到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降至5.45%。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5-08/10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