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华
“低碳春耕”“土地体检”……近日,笔者到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广大乡村采访,看到一项项农业新技术、新举措在广大农村推广开来,闹活了春耕备耕生产。
“低碳春耕”受热捧
“前几年种地化肥当家,现在是农家肥唱主角。”碧寨乡滥坝寨村村民孔金芳一边往地里送牛粪一边对笔者说。孔金芳家种植着11亩烤烟、10亩甘蔗、11亩烟后豌豆,养殖着12头肉牛、20多头猪,每年产生的畜粪都投到地里还略有节余,施农家肥粮经作物长得好,还节省了一大笔肥料钱。
春耕备耕生产时节,龙陵县农民没有大把大把地往地里施化肥,而是依照农科部门的引导把畜禽粪便、腐殖质、沼渣、沼液作为土壤“增肥”的主角,主打“低碳牌”。
“以前,村民种地都是施化肥,用起来虽然方便,劲儿大,但肥效短,而且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对土壤的破坏也比较严重。而施农家肥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还能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正在指导村民施肥的滥坝寨村农科员杨所青介绍说。
龙陵县积极引导农民少用化肥多用生物肥料,不搞秸秆焚烧多搞秸秆还田,鼓励农民多施农家肥。为了真正实现“低碳”种植,今年春耕期间,该县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种“保洁田”,算“低碳账”的农民多了起来,许多农民纷纷放弃过去大量使用化肥的做法,选择了环保健康的农家肥、生物肥等“低碳春耕”方式,昔日渐行渐远的农家肥又火了起来,每吨畜禽粪便售价为400元至800元。春耕生产以来,滥坝寨村养猪大户杨济宽的猪场里,每天都有农民来购买猪粪,收入不菲。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猪粪的肥效就是高,这几年咱一直用它和碎的庄稼秸秆、烂树叶混合在一起等进行发酵。我家把15亩烤烟田全部种上了青豌豆,用豌豆秸秆做饲料喂了5头肉牛,还饲养了10多头猪,建了两口沼气池,生活污水和粪便入池氧化发酵,沼渣、沼液和畜粪用来做肥料,实现了种植养殖综合利用生态循环的模式,烤烟和豌豆获得高产,每年有10多万块钱的收入。”正在沼气池旁掏沼渣的村民李本全说。
“土地体检”受青睐
“我们施肥有严格的标准,耕地都先要经过‘土壤医生’的‘体检’哩,知道土壤缺什么,不缺什么,这样就能精准施配方肥,确保庄稼安全,品质好。”龙新乡勐冒社区村民杨大春告诉笔者。
放眼田畴,龙新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几位技术员正在田里采集土壤小样。“现在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我们也很忙。”农艺师杨苍昌说,很多农民都在春耕期间找他们,希望通过土壤检测按需施肥,提高地力,增加产出,通过采取科学的手段、个性化的改良措施,这完全可以实现。在改良后的土壤上种植马铃薯,平均亩产增加了380公斤,水稻、玉米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
多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不同程度地引发了农业面源污染,加重了土壤板结与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肥力退化。龙陵县由农业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土地体检”项目备受农民青睐,春耕备耕生产期间,“土壤医生”被东家请来,西家聘去,为耕地“把脉开方”。
“以前,咱种地靠感觉。现在不能翻老皇历了,‘绿色、有机、安全’的农产品,必须从源头做起。”龙新乡勐冒社区徐家寨的科技示范户徐再顺说:“人吃五谷杂粮会生病,土壤也会生病,土壤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我家的耕地检测后缺发现钾、硼、锌三种元素,经合理补充后地力提高了,玉米平均亩产达600多公斤、马铃薯亩产达3吨、青菜达5吨,而且品质好,能卖上好价钱,人不欺地皮,地不欺肚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20/9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