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广西贵港打造“农货上行”生态链


    图为贵港当地农户在加工白玉蔗。资料图

    本报记者韩啸

    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饶,是自治区重要的粮食、蔗糖、林果、禽畜、水产基地,石硖龙眼、荔枝、桂皮、蜜枣等特色农产品驰名海内外。

    然而,由于气候、市场信息滞后等原因,农产品滞销还不时出现;电商虽然大规模进驻,品质把控却成了问题,物流能力也有限;农民愿意返乡从事农业,但缺钱缺技术的痼疾难以破解……短短两年,虽然各大电商平台架起了日臻成熟的销售网络,但诸多难题也应运而生。如何将电商发展同农业发展纳入共融互通的体系,实现价值的共鸣?贵港邮政部门给出了答案:从单一的电商销售思维,逐渐延伸了一条“农产品上行”的全产业链,实现了果农、邮政、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多方共赢,也创造出“电商+物流+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网络销售重塑传统产业格局

    贵港市地处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中部,70%以上的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这里生产的白玉蔗和百香果,颇受消费者青睐。白玉蔗主要产于贵港市木格镇,是一种水果型的甘蔗,清甜脆口,手撕蔗皮,食用方便。多年来,白玉蔗一直是木格镇当地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一捆40斤的白玉蔗,行情好时能卖到60元。

    但就在2019年1月初,木格镇的白玉蔗滞销了。

    木格镇原以线下方式批发销售白玉蔗,主要针对北方消费者。但2018年12月份以来,贵港连续下雨,北上的许多公路也大面积结冰,货物长途运输的难度与成本大增,客商大幅减少了对木格镇白玉蔗的收购。

    这愁坏了蔗农。很快,消息传到贵港邮政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李文峰这里,他马上向贵港邮政总经理雷武汇报。雷武决定凭借邮政优势,联合拼多多平台等多方力量解决木格镇白玉蔗滞销的难题。

    1月7日,木格镇政府、贵港商务局、贵港扶贫办、贵港邮政联合做了一个白玉蔗推介会,一时间,电商团队纷纷加入其中,掀起收购白玉蔗浪潮。

    贵港邮政在木格镇6个行政村设立了14个加工打包点,每天组织500多名村民加工打包封箱,严格把控质量。在贵港邮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村民将甘蔗的头尾砍去,将中间部分切出30厘米,用布擦拭干净,套上保鲜膜以降低水分流失,然后再装箱、贴单、发货,价值与颜值兼备。

    李文峰告诉记者,这是货真价实的助农,不从中牟利。他们干脆把白玉蔗的收购价放到了网上。电商的威力充分展现,不到10天,200万斤滞销白玉蔗一卖而空,大部分产品通过拼多多、邮乐购等电商平台走出贵港。现年51岁的木格镇贫困户黄顺宗告诉记者,在这次行动里,他卖出了自家种植的2000把白玉蔗,收入2.8万元,安心过上了新年。

    从单一电商延伸出农货上行体系

    木格镇行动的成功,凸显出资源互补的优势。事实上,贵港农产品“触电”的历史并不久。2016年,主持贵港邮政电商运营的李文峰注意到,在贵港,极少有电商团队运营农产品;邮政系统在网上销售木具、日用品,也是不温不火。2017年,贵港市政府大力推百香果产业,贵港邮政进驻电商平台拼多多,决定主售百香果。“我们把之前的电商业务都砍掉,专注于“拼模式”,力推农产品上行。”没想到,这一举措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李文峰发现,拼单聚量的模式,裂变订单很快,非常适合时效性强的农产品销售。

    然而,他猜到了事情的开头,却没猜到结尾:农产品的销量一路上扬,订单量实在太大,一天就有一两万单,团队常出现货不够的窘况。李文峰笑说:“当时我只好不停地删去一些发货的地方,最后只保留了4个,才挺过去。”

    问题终归要解决。在高速增长的销量刺激下,贵港邮政电商团队经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既然自己做不过来,就引入各方力量,一起来做。于是,贵港邮政转换思路,从单一的“电商”身份转变,着力打造一个农产品上行的综合体系。这成为了第二个转折点。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百香果 甘蔗 农业发展 抗体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