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立刚
即便是在发达地区,乡村民宿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不得不承认,民宿经济是检验乡村振兴很好的“试金石”。
2018年9月,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宿持证上岗时代随之而来,都市民宿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经营主力也一一浮出水面,那么,经营者除了那些携工商资本并具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外来和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否能撑起都市民宿经济的“半边天”?这是都市民宿经济需要直面的问题,毕竟没有本地人参与,民宿难免落入有其形而无其神的窠臼里。
于是,当记者听说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开了三家民宿,这三家民宿都是自建自营,主人又全是“半边天”,便欣然前往,期待通过调研山塘民宿,找出都市民宿经济的些许规律。
三个女人“一台戏”
无论是周边环境还是民宿风格,山塘村三家民宿自成特色,而其最突出的共性是民宿的主人都是“半边天”。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山塘村民宿经济这台戏,就这样被三个女人唱起来了。
廊下是中国莲湘文化之乡和全国莲湘文化传承基地。今年55岁的有着廊下镇文体中心主任和旅游公司老总经历的曹月芳,干脆把民宿取名为“江南莲湘”,民宿的文化根基由此可见一斑。
“江南莲湘”位于沪浙交界的山塘河边,顺着指示牌,经过两旁用红色莲湘棒装扮的引路,便置身于“江南莲湘”民宿的世界了。民宿坐北朝南,视野非常开阔,菜园子、山塘河、河对面的浙江乡村触目可及,走进屋里,瞬间被以各种方式展示的廊下文化元素所包围。
里里外外,充满了令人陶醉的乡情,陶醉过后,又慢慢被恬淡而温暖的乡土气息牵引,进入心旷神怡、天人合一的自在境界。
走进位于廊下镇枫叶岛旁的“涵七”,正好是午饭时间,七八位客人围着一桌子农家菜,安静地品着,没有农家乐的嘈杂,却有着家宴的温馨。
女主人彭晓燕不在,记者一边参观一边仔细品味。民宿是彭晓燕儿子7岁那年开张的,儿子的名字里有个“涵”字,“涵七”不仅寄托了彭晓燕这一生的乡愁,还把下一代和这片土地连在了一起。
“听风塘”是陈伟自家老房子改建而成,南北是稻田,东面是自家的菜园子,和“江南莲湘”“涵七”体验设施开放式布置不同的是,“听风塘”的葡萄架、沙坑、秋千等都在围墙内,客人可以在相对私密的空间享受田园风。“听风塘”顶楼专门设计了一个儿童娱乐空间和大露台,不论春夏秋冬,在这里都能享受到乡村特有的亲子体验。
“去年5月开业,客源主要来自爱彼迎等平台,新疆、兰州、广州的客人都有。”陈伟说。
来民宿体验的人无不带着改变的意愿,达成改变的目标,需要可人的环境,亲人般的经营者,共同的兴趣爱好,甚至需要安抚心灵的交流,这就要求民宿的主人必须有改变自身生活的意志。
记者通过直接和间接交流发现,山塘村3位民宿主人就是带着“改变”的意志,不约而同选择了民宿这个新兴产业。改变的结果,一定是山塘村的振兴。
“聚焦廊下
”催生山塘民宿
小小的山塘村拥有村民自建自营的三家民宿,而隔壁名声在外的乡村旅游地中华村,也开出了自建自营的“可宿”“宿田农舍”民宿,在上海都市民宿圈子里,廊下镇的民宿经济堪称“独树一帜”。
“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金山区委副书记程鹏、镇党委书记沈文和其他几个领导就来‘听风塘’调研,还送来了两只可爱的绒毛小猪。”文静的陈伟指着吧台上的两只绒毛小猪,回忆起“听风塘”的孕育和诞生。
2013年,陈伟一家去丽江旅游,做了好久的“民宿梦”再一次清晰了起来,因为,她切身体会到了农村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改变,金山作为上海后花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廊下的优势则更明显。
10多年前,廊下镇还是金山区最困难的镇,如今,廊下镇是金山现代农业园区之所在,廊下生态园是金山区最佳旅游景区之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而这一切的源头,在于10多年前的“聚焦廊下”决策,因为“聚焦”,成就了一个诗情画意、世外桃源的“新廊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3-30/9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