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走进枣阳市吴店镇西赵湖村,整洁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碧水绕村,白墙黛瓦,一个生态田园村庄正在按现代农业乡村游的规划一步步施工。乡村的蝶变源自于能人李经洪回乡投资,“外面的许多农村都建得那么美,家乡不能再落后下去。”现任西赵湖村党支部书记的李经洪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说。

    襄城区卧龙镇沿汉江数万亩沙滩地,特别适合块茎类作物生长。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涛研发出种植“九斤黄”山药的利器,产量效益大幅提升。合作社现已上马了休闲食品深加工生产线,生产了山药脆片、挂面、曲奇等系列产品,由传统的单一种植向种植加工及生产旅游农产品发展。

    襄城区委书记朱青林说,襄城离襄阳市主城区近,城镇化率已超过60%。襄城的村庄建设规划就要围绕“绿色生态,特色品味”来进行,产业规划围绕都市休闲,立足满足100多万襄阳市民的需要,满足外地来襄阳观光游客的需要。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从墙上的标语到身边随处可见的变化,襄阳城乡居民逐渐熟悉了“创文”这个词,2018年,襄阳发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令,襄阳市及其下属的老河口市被确认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北文理学院位于襄阳市古隆中风景名胜区旁,是湖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学校精神——“隆中精神”,大力支持襄阳“创文”工作。创文以来,学校每个周末都要组织志愿者走上襄阳市街头、公园、车站、社区及居民家中,开展“创文”宣传活动,少则每天几十人,多则每天数百人。而在这些志愿者中,不仅有大学生,还有教授、博士等。他们站在十字街头值岗引导交通,成为襄阳一道靓丽风景线。

    “通过‘创文’,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文明了。”湖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唐峻介绍说,学校有“格桑花”援藏支教团队、“周末义教”等志愿活动品牌,去年以来实施服务襄阳乡村振兴“双百行动计划”,111名博士、教授对接111个农村、企业服务点,开展“一对一”帮扶,践行“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学校师生的足迹遍布襄阳各县市区、乡村、街道、社区、企业。师生志愿者在深入农村基层实践中,在“创文”工作中,真正服务社会,也获得了宝贵的人生体验。

    枣阳市北城街道东园社区紧邻主城区,一度拆迁纠纷多、上访户多。东园社区党委委员丁俊涛介绍,“近年来,社区通过打造孝文化,以点带面扭转民风,每年都开大会对孝子、孝媳、好婆婆等进行表彰,形成敬老孝老的良好风气,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走进襄州区双沟镇刘大湾村,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家训家规”。村党支部书记刘强说,村里曾经盛行赌博,为此,村“两委”开展了评选“身边好人”等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建设文化娱乐中心……“有了精神寄托后,赌博的人不见了,跳广场舞、看书的人多了。”刘强说。

    “兴兵舂陵、讨莽复汉、刘秀回乡……”站在一幅幅生动的村舍墙体画前,枣阳市吴店镇舂陵村村民们娓娓道来,讲述着有关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该村借助刘秀故里历史遗存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兴建了一批乡村游体验项目。村党支部书记陈顺国说,村里还将打造文化小游园,以“席地而坐、手不释卷、鼓旗相当”等与刘秀有关的成语故事为主题,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汉文化氛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建立健全 莲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