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绿”为乡村底色

    打一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环境基础,安居乐业是农民千百年来的美好向往。襄阳市委副书记王铭德说,襄阳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小切口、引爆点,作为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件大事,打了一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彻底扭转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生活在农村,幸福感满足感在哪里?如果村庄环境不美,自家房子盖得再好也是感觉不到。襄阳宜城市雷河镇党委书记凌家义说,整洁的村庄环境是老百姓关心的切身问题,村民对其期望值很高,在这个问题上,农民和镇政府的想法高度一致。

    在雷河镇泉水村,昔日房前屋后的柴草堆、砖瓦堆,变成了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废旧砖瓦被砌成“小三园”围栏和下水道沟渠,处处透着干净整洁。村民邹金柱指着自家新建的厕所说,“政府补贴了1100元,自家只需挖好坑,再配备马桶、水管就可以了”。

    刚过去的冬季,雷河镇民主村1组村民忙着平整场地、挖坑栽树。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周承强说,“人居环境整治真是激发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大家主动捐物、捐地、出工、出力。公共区域建成的小果园,将交给就近的农户管护,收入一部分归管护农户,一部分均分给贫困户”。

    当前,许多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存在历史欠账,这些问题不解决,乡村就不可能美起来,更不用说振兴。宜城市委书记郭静说,宜城坚持问题导向,从基础设施等硬件抓起,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补短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襄阳各地探索建立了不少“保常态”的长效机制。枣阳市通过办好几个示范片,辐射带动一大片;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组织了一支以党员为主的保洁员队伍,采取“户出钱、村补贴、专人清扫、责利挂钩”的模式;保康县推广了店垭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老河口市大力打造“四镇四村”示范点;襄城区在全区202个单位探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樊城区采取PPP模式,引进专业公司,实现全域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高新区推行大督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东津新区建立市场化机制,全域推进环境整治……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系——

    加快城市要素与农村资源有效对接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宜城大虾又称鄂西大虾,多年来,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名扬鄂西北。但同处汉江流域,潜江油焖大虾红遍全国,宜城大虾以前却只能从外地调虾来做。

    宜城大虾能不能用上襄阳本地的小龙虾?2018年12月1日,襄阳市首届返乡创业大赛决赛在宜城举行,湖北楚绿虾稻科技有限公司的“小龙虾+”精养共作项目入围。该公司负责人李贵金介绍,他在外从事运输行业工作20多年,5年前回乡投身虾稻产业,如今成为当地稻田养虾致富带头人,将助力打好宜城大虾这张名片。

    近年来,襄阳市加快发展稻虾产业,目前,由回乡能人带动的稻虾共作基地已在襄阳遍地开花。襄州区龙王镇党委副书记柴翔介绍说,镇里引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潜江华山公司,现已在龙王镇注册襄阳华山公司,后发优势强劲。

    随着华山公司的入驻并顺利推进,带来了聚集效应。襄阳市一品红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在龙王镇后王村流转2300亩地发展稻虾共作,理事长张序丹说,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养殖技术的服务,力争找出一条适合襄阳市本土的稻虾种养技术进行推广,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够赚到钱。

    宜城刘猴镇是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宜城市委常委方军介绍说,以胡坪村为例,该村引进回乡能人尹为大力发展葛根产业,形成了“农户种养、就地加工、循环生态、休闲观光”的发展格局。刘猴镇还发展了十余个电商示范点,培育了一批电商创业网络红人,既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激发了村民创业热情,又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范例。

    在农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枣阳吴店镇肖湾村水资源较丰富,莲藕种植户肖天勇通过儿子从互联网上了解信息,尝试探索“莲藕+泥鳅”套养。荷叶为泥鳅遮盖,让泥鳅生长更快,而泥鳅钻泥的习惯也可为莲藕疏松土质。套养后,泥鳅、莲藕的产量、品质都得到了提升,虽说辛苦,一亩利润能达上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建立健全 莲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