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新思路抓落实誓把“大废”变“大宝”


    本报记者孙维福

    面对餐桌上日益丰富的肉蛋奶食品,人们大多首先会想到,这源自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壮大带来的深刻变化。但好比山成两坡、墙有两面,必须还要看到,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所同时带来的,除了充足的肉蛋奶市场供应,还有反向形成、日益加重的畜禽粪污治理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重要性,已经上升为国家最高层的议决重点,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关注程度。早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18年11月,农业农村部在福建召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有明确时限要求的硬任务,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

    作为畜牧大省,河北省肉蛋奶供应在保持全国前列的同时,也产生着大量养殖废弃物,2017年全省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1.62亿吨。面对日益凸显的环境压力,近年来河北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行动落实,取得了畜禽粪污治理的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达8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4%,分别超过国家任务目标22和14个百分点。为确保到2020年底,全省实现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和粪污综合利用率75%以上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实行种养业双向调整

    抓落实首先要从顶层动真。河北省的做法是,省级层面成立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省农业农村厅与各市政府签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责任书。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河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逐县销号的原则,构建种养结合、科技引领、农牧循环的长效机制。省农业农村厅专门成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公室,统筹协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了省级畜禽养殖监测评估中心,开展畜禽养殖环境和承载能力监测;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工作方案》的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召开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按照省级部署,各地市密切跟进并出台具体行动计划,细化任务清单,创新政策措施,确保了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同时,全省加快优化畜牧业布局,实行以地定畜,以养定种,促进畜牧业和种植业双向调整。主要体现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确定重点治理区域;34个畜牧大县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启动30个县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对养殖规模超过土地承载能力的区域,提出预警和调整养殖总量的建议,促进畜禽养殖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在1010家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开展兽药、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减少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以肥料化、能源化为主攻方向,培育推广典型模式

    近年来,河北省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主攻方向,目标清晰地定位在肥料化、能源化方面,通过大力培育、推广3种典型模式,把畜禽粪污治理作为产业培育和运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在具有土地吸纳能力的中小规模养殖场主推堆沤发酵还田模式,实现年处理利用粪污9900万吨以上,占全省粪污处理利用量的82%。二是在养殖密集和特色产业明显的区域主推有机肥生产模式,已建成专业化有机肥生产企业320余家,生产商品有机肥260万吨,年处理利用粪污1400万吨以上,占全省粪污处理利用量的12%。三是支持特大型养殖场和第三方处理机构建设沼气工程,推广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生产气、电、热、肥的全量化能源利用模式,建立收储运体系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建成多家清洁能源环保企业,年处理利用粪污700万吨以上、秸秆280万吨以上,分别占全省粪污、秸秆处理利用量的6%和5%。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沼气 畜牧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