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晓松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胡同,北京老百姓世代生活的地方,曾安下多少家园,能记取几多乡愁。
2月1日上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这些年,从塞外边陲到革命老区,从城市社区到民族村寨,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要迎风踏雪到各地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在寒冬里为基层劳动者们带去最诚挚问候,为全国各族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这次,他走进了北京的胡同。
从草厂四条北口下车,踏着青石板,往胡同里走不多远,街道上的喧嚣渐渐隐去,老北京特有的京味民俗扑面而来:青砖灰瓦,木槛朱门,两旁庭院内几棵老树见证着古城历史,满眼的大红灯笼、春联福字传递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这是什么时候改造的?”“老住户都搬回来了吗?”“社会车辆进不来吧?”
漫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一边浏览街巷风貌,一边询问旧城保护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情况,还特意推开一间新改建的独立公共厕所的门,察看卫生状况。
“很干净啊!”总书记称赞道。
今天的北京,碧空如洗,冬日暖阳掠过墙头屋檐,斜斜照进胡同中,勾勒出前门东区一带特有的街巷布局和建筑形态——南北走向、略带弧形的胡同,东西开门、小巧玲珑的院落,古朴中不失典雅。
习近平总书记信步走进一户人家。推开红漆大门,迎面影壁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今年72岁的老住户侯雅明正在院子里写春联,来求字的街坊四邻把院子挤了个满满当当。
“我来看看你们,给大家拜年了!”习近平总书记拱手向大家问候。
大家闻声迎上前来,握着总书记的手连声问好。
习近平仔细端详四周,只见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檐下挂着灯笼,户上贴着窗花,年味正浓。
他高兴地说:“我一直在想,咱们老北京的胡同怎么办?保留原样呢,生活不方便。改造呢,又很复杂。现在看来,北京还是摸出了一些路子,将来胡同都能改造成这个样子,那确实是好,但要看这里的老街坊们满意不满意。”
大家连声说:“满意!满意!”
侯雅明告诉总书记,他正在写一副春联,借用了附近4条街巷的名字,寓意百姓吉祥、国家兴旺,上联是“青云翔凤”,下联是“好景兴隆”。说着,挥毫而就,赢得大家一片喝彩。
习近平总书记兴致勃勃,拿起一幅红底金色大“福”字,亲自贴在大门上。他深情地说:“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
草厂胡同因旧时为积草之地而得名,明清以来数百年间院落格局未有大变。草厂四条现存40多个院落中仍然居住着七八十户人家。
今年72岁的北京火柴厂退休职工朱茂锦,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虽然单位分配了楼房,但一直舍不得离开这条胡同,如今已是三世同堂,儿孙孝顺、其乐融融。
习近平走进朱茂锦家,一家人正在包饺子。总书记加入其中,边包饺子边聊家常,询问他们日子过得怎么样、水电气暖条件有没有改善、年货备齐没有。
朱茂锦告诉总书记,这些年国泰民安,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老百姓衷心感谢共产党。
连包了4个茴香馅饺子,总书记笑着说:“我家里也爱包茴香馅的。多年来因工作关系我没包过饺子了,你们看,越包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越过越好!”
随后,总书记又走进厨房,帮忙炸制北京一种特色传统小吃——饹馇。
一时间,脆香满院,笑语盈门。
院中,一棵老椿树向天空舒展开粗壮的枝桠,想象得出春天来了之后它茂盛的样子。习近平同朱茂锦一家祖孙三代站立树下,合影留念。相机取景框中,那副春联“平安如意年年好,人和家顺事事兴”格外喜人。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北京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的创新做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2-04/8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