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决胜全面小康


    打击涉黑涉恶犯罪,顺应了民心,维护了平安,彰显了正义。

    一个地方有没有黑恶势力,群众最清楚。只要动员起群众的力量,黑恶势力就无处遁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设立了全国扫黑除恶举报网站、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

    截至12月底,全国共收到群众举报30余万件,发放群众举报奖励1500余万元。

    在紧紧依靠群众获取线索的同时,各地也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痛恨、最急切的黑恶犯罪作为打击重点。

    在湖南衡阳,公安机关先后破获多起“套路贷”案件。这些案件涉案资金上亿元,受害人数达1000余人,共抓获涉案人员400余名,冻结资金2300余万元,刑事拘留140人。

    在河南洛阳,6月15日,有河南“扫黑除恶第一案”之称的“狄治民涉黑团伙案”,第一批涉案赃款返还工作在董寺村进行。132户村民拿到15.2万元退返赃款,涉及保洁员工资补助、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和危房改造资金三项。数十名民警和工作人员分成5个组,将这些款项送到村民手中。

    人民,就是扫黑除恶的依归。

    为了使扫黑除恶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央成立了10个由正部长级领导干部任组长的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在第一轮督导中,中央督导组共下沉到107个市421个县682个乡镇865个村,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

    仅一个月时间,各督导组直接督办重点线索6636件,推动各地打掉涉黑组织96个,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791件,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得到查处。

    治本之策关键之举

    ——加大源头治理,从根本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既要立足当前,也应着眼长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配强力量治软、完善制度治散、解决矛盾治乱。

    各地不断加强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增强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多地出台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衔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目标,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一年一考、动态管理、三年总考,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辽宁省完成了对23902名村、社区书记、主任身份信息全面核查工作,查处涉黑涉恶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33人,调任撤换不胜任、不尽职、不合格的村书记257人。

    福建省强化村级组织换届保障,建立村级换届选举人“五不能”“六不宜”负面清单,组织开展“党建体检”。

    ——打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

    截至10月底,全国共排查整顿5.1万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对查处的1141名涉黑涉恶村干部及时撤换。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猪肉 强化 核心 积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