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奏响现代农业富民强县多彩乐章


    食品厂建在产地旁,10万亩大豆变身“金疙瘩”

    为了实现农田变基地,农业变产业,拉近农业上游生产和中游加工的物理距离,阜城县专门建立了中华老字号食品产业园,目前已经成功引进稻香村、王致和、东来顺等多家老字号食品加工企业。在王致和食品生产基地笔者看到,工人们在干净整洁的密封车间有序工作,流水线上完成灌装的腐乳正在装箱起运。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王致和能最终落户阜城,主要得益于阜城具有的10万亩优质大豆产能。

    为确保大豆原料供应能力,在大白乡万亩“美白伊人”大豆种植基地,阜城县着力建设“特色产业+科研院所”培训机制,多次邀请专家进行现场种植培训,采取干部带头、大户示范、划片指导等多种举措,采用“大户带动”“户户联动”“整村推进”的种植模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制度化生产经营。目前种植基地已覆盖全乡33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6000亩。蒋坊乡李城寺头村种植的180亩大豆平均亩产350公斤,大豆种子每公斤卖到30元,商品大豆每公斤卖到6元,多年的贫困村一下成了致富标杆。

    为更好提高大豆种植基地的产出效益,该县还试点进行了黄桃、大豆间作,保证农民在大豆当年丰收的基础上,两三年后还能每年获得黄桃的种植效益。

    突出一村一品优势,黄澄澄的鸭梨走俏大市场

    “好果不愁卖,客户都是亲自来地头收购,品相最好的鸭梨,在网上都卖到10元一个了。”每当谈起鸭梨,霞口镇刘老人村果农刘风义就会乐得眉眼见笑。

    刘老人村素有“运河古梨第一乡”之称,为了突出“一村一品”专业特色,目前全村土地全部流转种植鸭梨,种植面积达到3200亩,已经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笔者了解到,该村通过成立“刘老人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内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经营;与北京多维集团合作,规划了占地万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流转包括刘老人村在内的周边村土地近万亩,全力打造集观光、采摘、旅游、深加工于一体的高科技示范园区。通过抓品牌、搞合作的方式,把鸭梨产业做大做强,先后注册了“百年老梨”“霞口牌”鸭梨商标,极大提高了刘老人村鸭梨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该村出产的鸭梨,连续三年在河北省农博会上被评为“梨王”。

    “一棵梨树,浑身是宝,梨果不仅可以当水果吃,还可以通过深加工,制作成梨汁、梨干,梨花可以加工成梨花茶,梨树可以加工成梨木家具……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火着呢!”刘连山告诉笔者。除了丰富果品观光旅游资源,提高梨果产品附加值,村里还发展起了“互联网+农业”,与京东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全国首家扶贫金融小站,实现了高端梨果“百年老梨”全部网上售卖,为这里增添了一道新“钱”景。

    近年来,阜城县把林果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重点对贫困农民原有果园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林果品种,帮助贫困户通过重新栽植、改劣换优提效、参与果品加工销售增效益等方法,提高果品收入,使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目前,全县露地果树面积达到13.7万亩,设施果树面积0.15万亩,果品年产量29.05万吨,林果产业年产值4.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8000余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高粱 土地 西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