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这个时节,李学文又该忙着张罗给种植基地的300亩大桃打药了,今年,他却不用再为除草治虫而操心。之所以变得这样省心省力,要归功于桃园里生长的各色花花草草。
“看,这是蒲公英,这是大叶荠菜、齐齐芽,开黄色小花的是苦麻菜,灰灰菜可以凉拌做馅,还有艾灸用的艾蒿。拉拉蔓学名叫葎草,长得快、覆盖率高,春季可以覆盖地表抗旱,但它会攀绕桃树,在雨季前就要把它们拔掉。马唐草高温雨季的时候疯长,它的危害最小。”李学文向记者一一介绍,在这个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的桃园,遍布各种野菜和杂草,呈现一幅植物自然生长、草树和谐共生的天然图景。
李学文种桃近20年了,按以前的种植习惯,到了春天正是除草的时候,或是用除草剂,或是机械除草,要把杂草除干净了才能不跟桃树争肥、争水、争光。从费力除草到主动生草,观念的转变是在他一次去日本考察之后,日本桃园广泛应用的果园生草给了李学文很大触动,原来树下长满草的果园小生态可以维持得那么好。
“杂草虽然会消耗一部分养分,但是它可以产出有机质还田,而且草在土里扎根,可以帮助松土、通气通水,这在日本又被称为‘草耕技术’。”李学文告诉记者,只要选择根系浅、不会缠绕树的草,控制高度,就不会和果树争肥。果园生草夏季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使地表温度下降6~14℃。到了冬天,草枯萎之后,又可以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就像给地盖了一层棉被,可以提高桃树抗冻能力,促进萌发期提前。
正是了解到了果园长草的好处,李学文去年夏天开始在果园里种上了根系较浅、雨季速生的马唐草。今年春天,又留种了蒲公英、荠菜、苦麻菜等野菜,还不到一年的功夫,已经可以看到果园的变化。“去年冬天没下雪,今年开春时土壤墒情却好得多,桃树的萌发期比往年也提早了三四天。”李学文对记者说。
全国农技中心病虫防治处赵中华告诉记者,果园生草除了可以培肥地力、直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还可以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涵养天敌防治螨类害虫和蚜虫,进而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对此,李学文有着切身的体会。“树下不干旱,树上少虫害。”他告诉记者,今年开春到现在,除了用过一次石硫合剂杀菌清园,再没打过药。而以往,则需要在萌芽、花前、花后各打一次药。桃园里的瓢虫等害虫天敌明显多了,红蜘蛛、蚜虫、卷叶虫减少了。这样大大减轻了病虫害防治的压力,可以减少一半的农药用量。
对于自己种植生产的大桃,李学文的定位是不以产量为目标,而是朝着有机农业的方向发展,并带动提升平谷大桃的品质。果园生草,避免了百草枯等除草剂对土壤和果品品质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土壤活力和微生物活性,减少了农药使用,并且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小气候,这让他觉得离有机农业更近了一步,搞农业的信心更足了。
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推广研究员董杰告诉记者,近年来,北京市试验、示范了一系列生草生态调控技术。果树行间生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减少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增加土壤有机质。据调查,生草的园区与未生草园区相比,林下相对湿度可提高10%左右,土表含水量可提高1%,天敌昆虫种群数量可增加60%。该技术已成为果园发展有机生产、观光采摘、提升果品档次的重要措施,经济、生态效益显著。通过综合考虑种植、管理难易程度、增殖天敌效果等因素,北京市植保站明确了三叶草、紫花苜蓿等生草品种为主的种植模式,制定了管理技术规程,并作为果园绿色防控的一项重要技术大力推广,有效地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05-11/26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