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涉及到几亿农民。在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化肥价格决不能像其他工业品一样翻倍地涨。而政府有义务去帮助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平抑化肥价格是必然之举。尿素在近一个月内涨幅达到了每吨近400元,正在大家憧憬着2008年化肥价格大涨行情再现的时候,2017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召开了促进化肥生产原料产需对接,保障2018年春耕化肥供应的专题协调会议,参会企业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国内13家重点氮肥生产企业。当笔者在朋友圈里发了这个信息后,有个种田大户的评价是:“政府还是人民的政府。”相信大家能读懂这个评价的分量!不过,也有化肥圈的人看过协调会的内容后表示,这个协调会不会给化肥供求关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形式大于内容。
果真如此吗?
国家发改委新闻通稿中两个方面的内容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是“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二是没有流通企业参与。
正如笔者前期分析的那样,当前氮肥的硬约束为天然气、环保和安全监察。即使化肥价格涨得再高,当前供应也无法增加。从表面上看,这个会议的实际意义确实不大,但说明化肥的大幅涨价已经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连我们都知道煤炭保供不能增加氮肥产量,难道决策层不明白?国务院领导布置的工作,难道仅开这么一个会议就能交差?因此,笔者大胆臆测:更多的调控政策肯定在路上,而其他的保供措施需要协调、需要时间。
这是一次没有流通企业参加的保供会,说明调控到了点子上:增加淡储并不能保供。
会议过后,尿素价格两天时间每吨下跌了50元以上。笔者认为,这种下跌是恐慌性的下跌,不是供应增加带来的,是上涨中的中继,保供还不能放松。
很多行业人士质疑,笔者作为化肥行业一员,为什么老是希望化肥价格下跌呢?笔者的本意决不是希望化肥价格下跌,而是希望能保证基本的国内市场供应。在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时候,农资人应该和农民共渡难关,在保证基本利润的情况下,不追求像钢铁、水泥行业一样的暴利。
笔者曾提过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反周期互补问题,也就是说,工业品涨得多的时候,农产品要基本稳定;在工业品基本稳定的时候,农产品价格就应该涨。事实上,前几年,在煤炭和钢铁行业严重亏损的时候,政府托市农产品,化肥行业就享受着这种政策红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产品有个补涨的过程,那时候才是化肥行业的春天。
笔者注意到,化肥行业,尤其是氮肥产业经过去产能后,有效产能已经达到了供求平衡的边缘:2017年五六月份尿素价格较高的时候,行业开工率也没有达到70%,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尿素月产量最高也只有550万吨左右(实物量)。在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下,2017年只维持了一个紧平衡,如果再淘汰一批产能,中国真的需要依赖进口了吗?因此,从长远看,氮肥不仅要保当前的供,还要考虑如何保住国内尿素基本的产能。
值得欣慰的是,本次协调会通稿中再也没有限价或告诫涨价的内容,而是保供。是疏不是堵,这是最市场化、也是最有效的调控措施。希望政策行之有效,不仅照顾农民的利益,也兼顾到化肥行业的利益。
(余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01-05/26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