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南山村的“习惯革命”


南山村的“习惯革命”——在大冶陈贵镇看农村垃圾分类    农村新报讯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卫学平 何婷

    隆冬时节,大冶市陈贵镇南山村龙庄塆。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村民虞春英已将房前屋后清扫了一遍。
    扫毕,她挑出一个玻璃瓶和几片菜叶,分别投进不同颜色的垃圾筒。“以前习惯了随手乱丢垃圾,现在丢个烟头都会不好意思。”虞春英感叹,实行垃圾分类,村庄美了,人心也跟着美起来。

  从无到有的“习惯革命”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面对这种情形,虞春英见怪不怪。
    改变从2012年开始。陈贵镇推行“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链式生态化处理流程,在南山村等5个村试点。
    硬件配套,宣传先行。家家户户两个垃圾筒;村湾公路旁,上宣传画;村民活动广场,普及分类知识;垃圾清运车装广播,一路走一路播……
    一开始,村民并不买账。“分来分去多麻烦!不分类,日子难道过不下去?”“我分类了,他不分类,这种搞法能长久?”
    村民,有牢骚的,有抱怨的,有观望的——1个多月下来,村干部哭笑不得:有的垃圾筒丢了,有的空空如也,有的垃圾混装。垃圾分类,没分出个名堂!“前些年,好不容易教会村民定点投放,现在突然一下搞垃圾分类,村民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过来。”南山村村支部书记方细娇苦笑说。

  “会不会烂”成分类标准
  “村民缺的是指导和引导。”陈贵镇城管服务中心主任陈海涛冷静分析。
    解决问题,直奔病根。全镇聘请187名乡村保洁员,进驻283个自然村湾。“每80户配一个保洁员,教育引导村民自觉垃圾分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陈海涛说。
    农户一次分拣,保洁员二次分拣,村集中收集,统一运输。
    慢慢地,陈海涛看到了可喜变化。
    在洋塘村王桂芝湾,家家门口摆着一绿一蓝两个垃圾筒;翻开盖子,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一清二楚。村里的水泥路,路面整洁,几乎看不到杂物。
    垃圾如何分类?“我的理解是可以卖钱的就能回收。”虞春英把瓶瓶罐罐堆放一边,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收购,生活零花钱够用了。
    “容易腐烂的不能回收,不易腐烂的可以回收。”洋塘村村民王义军说,菜叶、秸秆等不可回收物品,由村里集中处理。
    除了村民“自觉”,村上保洁员还承担着“守门员”职责。陈海涛说,“如果有人家里没有分类,保洁员就会主动帮忙分类,你说都乡里乡亲的,谁好意思让别人去重新分呢?”

  垃圾去哪儿了
    垃圾分了类,得有个好去处。
    不到一天时间,虞春英家垃圾筒的菜叶果皮,就会被保洁员送到村头不锈钢封闭垃圾箱内。
    下午2时20分,清运工黄细毛驾驶垃圾清运车,赶到陈贵镇垃圾中转站。这车刚从官堂垴村杨庚湾清运来的垃圾,掺杂着菜叶和树枝。车一停稳,几个工人迅速围上去。二次分类、消毒除臭、压缩进仓……“你看,这些垃圾明显分过类,简单处理就可送火电厂焚烧处理。”陈海涛说。“每天要跑8至10趟。”卸完车,黄细毛端起水枪对着清运车冲洗,准备前往下一个村。“冬季不超过一周,夏天不超过三天。”陈海涛介绍,对放置各村点的垃圾收集箱,清运时间都有明确规定。保洁员工作职责上墙公示,环卫及村民理事会联合监督,每日一巡查、一周一督查、半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奖罚分明。“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不论多远都要走下去。”陈海涛自信地说,明年农村垃圾分类将在全镇铺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腐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