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合力合心建“新家”


合力合心建“新家”——麻城孝感乡社区打造移民文化品牌纪实    农村新报讯 记者 徐思弘 吕博林 通讯员 黄进

    22日,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孝感乡社区办公大楼里,来了两位特殊的访者——孝昌县王店镇陈巷村九组盛福华带着叔公,远道而来,寻根问祖。“从小就听长辈们说,我们的祖先在明朝初年从一个叫孝感乡的地方迁出。近些年,尤其是老一辈人的思乡之情日益浓烈,我们受族人之托,反复查证,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我们的‘根’!”翻看着族谱,盛福华和叔公激动不已。
    孝感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刘明西,指着社区特别安排的“寻根接待室”向记者介绍:“每年,我们接待寻根同胞三四千人。”
    这一特别现象,是麻城以行政村合并为契机,全面推动村民融合,齐心打造移民文化品牌带来的效应。

    消失500年后,“孝感乡”再现

    刘明西近年一直在潜心研究孝感乡历史,被人称为“土专家”。
    他介绍,孝感乡自汉灵帝下诏设立,有近2000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史载,从元代持续至清代,孝感乡既是“江西填湖广”的中转站,又是“湖广填四川”的出发地。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户口消耗,被并入麻城仙居乡,后又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孝感乡这一地名逐渐被淹没在历史迷雾之中。
    时至今日,麻城移民后裔遍及四川重庆等地,有“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之说。千年风雨,吹不散血浓于水的一脉相承,麻城孝感乡一直是川渝移民回望故土的精神寄托,每年前往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人士络绎不绝。
    近年,一批专家学者围绕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建议恢复使用孝感乡地名。
    2016年2月,麻城市决定,将古孝感乡范围内的沈家庄村、七里岗村、栗子园村三村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农村社区——孝感乡社区。
    孝感乡,这个在中国移民文化中如雷贯耳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名词,终于重新跃上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地图。

    三村合并建“新家”,合力合心合拍

    合并版图容易,聚拢人心更难。3个经济实力不均、民风村貌差异的行政村,怎样实现村民合心合力?一年多来,他们同共走过一段非同寻常的牵手之路。
    合村之初,不少村民心存疑虑。“村部变远了,办啥事都不方便。”村级经济基础的差别,更让一些村民“不服气”,“咱们村经济状况好,何必去替别村背债?”
    怎样把孝感乡村民的心“捆”在一起?3个行政村的原12位村干部下决心,从统一村风、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开始,走出合村的第一步。
    2016年,社区整合县委组织部、财政局、民政局等单位的项目资金500万元,修建全新的办公大楼,便民服务一应俱全。社区党总支决定改变过去村干部难找的状况,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工作日必须在岗,节假日社区干部轮流值班。“以前到村委会办事,总要跑几趟。现在,找人难、办事难现象,再也没出现啦!”两邻居熊增胜、熊飞跃拿自家事说变化。2015年,熊增胜的母亲去世,急着找村委会开火化证明,却找不着人,无奈将母亲土葬,后来还被罚款。今年2月,熊飞跃家中也是老人去世,在周六迅速开到证明,及时为老人举行火葬,免去许多苦恼。
    去年至今,孝感乡社区项目资金共修建2个文化活动广场,建起10个垃圾池,为每个自然塆发放推车、1900多户居家每家发放1个垃圾桶。
    村部变强,村落变美,民心聚拢……大伙的劲儿往一处使。
    社区争取到1.5公里的修路项目,打算放在建设相对滞后的沈家庄,又担心其他居民有意见,于是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没想到大伙儿表决一致同意。“沈家庄塆是我们黄冈市最大的自然塆,修路的事自然应该先照顾那里的村民。”

    举全市之力,打造移民文化圣地

    孝感乡社区的成立,使这个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故土圣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麻城市趁势大做移民文化文章,努力打造举世闻名的移民文化品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杜鹃 定位
上一篇 : 新洲的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