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多省预测水稻螟虫发生情况


本报讯(记者翟怡婷)近日,重庆、浙江、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部门发布今年水稻螟虫发生趋势预测信息,其中重庆、浙江等省份水稻一代二化螟偏重发生;湖北大部分稻区水稻一代二化螟将大发生;湖南水稻一代二化螟冬后基数偏高,江西水稻一代二化螟灯下蛾量是去年同期的3.9倍,防治压力大;广西一代三化螟发生总体上与上年持平,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

农业专家建议,针对一代二化螟发生和为害情况,应积极开展杀虫灯、性诱剂防治二化螟;提倡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药剂科选用:1.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亩用商品量150~180克。2.20%三唑磷乳油亩用商品量75~100毫升,在水稻二化螟卵孵化盛期施药。注意该药对蜜蜂、蚕、鱼比较敏感;3.40%毒死蜱乳油亩用商品量78~96毫升,在水稻二化螟卵孵化盛期施药。注意该药对虾、鱼比较敏感,对烟草有药害;4.90%杀虫单可溶粉剂亩用商品量50~60克,在水稻二化螟卵孵化盛期施药。注意杀虫单对家蚕比较敏感。

针对一代三化螟的发生,要采取综合防治方案。农业防治:在三化螟成虫羽化前开展春灌灭螟,利用各地近期有效降水或水库蓄水,及时引水泡田。适时人工摘除秧田中的三化螟卵块,降低第一代三化螟虫源基数。灯光诱杀:利用三化螟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间,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化学防治:在卵孵盛期适时用药,可选用三唑磷、杀虫环、阿维·三唑磷、唑磷·毒死蜱等药剂。

各地水稻螟虫发生情况

重庆市

据重庆市种子管理站的预测,受2017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的影响,该市各地二化螟冬后亩残虫数较上年偏高。根据二化螟幼虫、蛹的发育进度并结合5~ 6月天气预报、常年发生实况、耕作制度及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该市今年水稻一代二化螟总体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550万亩(次)左右,全市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海拔600米地区以下防治适期为5月上中旬,海拔600米以上地区防治适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

浙江省

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根据各地冬后二化螟种群基数、早稻栽培布局、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经综合分析,预测2017年一代二化螟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其中纯单季稻区中等偏轻发生,单双季混栽稻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一代二化螟发育期接近去年和常年。据省农业气象中心预报,该省大部地区4~6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浙北偏高较明显;降水量全省均较常年偏多,浙中西部和浙南大部较常年明显偏多,整体气候条件对一代二化螟的生长发育没有较明显的不利影响。

湖南省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调查全省二化螟冬后基数偏高,各市州亩平为1330~14720头,全省加平为4678头,是去年的1.8倍,是近5年的1.5倍。4月以来,各地灯下虫量增加较快,全省23个水稻重点监测点单灯累计共诱蛾9747头,是去年同期的3倍,是前3年(2013~2015年)的1.6倍。据各地灯下虫量和发育进度调查:全省越冬代二化螟发育进度总体比去年晚1~3天,卵孵盛期湘中南、湘东为4月27日~5月13日,湘北5月5日~5月20日,湘西5月10日~5月27日。二化螟发育进度地域差异大,需加强调查监测,科学防治。

湖北省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根据冬后基数调查,结合历史资料、水稻生产、区域布局特点以及未来天气趋势综合分析,预测今年一代二化螟在全省大部稻区为大发生。其中在鄂东、江汉平原、鄂北为大发生,主要为害早稻和中稻秧田。鄂西北、鄂西南稻区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主要为害中稻。江汉平原中南部、鄂东南大部地区成虫羽化盛期4月21日~5月13日,卵孵盛期5月2日~5月24日,发生期比去年晚2~3天。鄂北、鄂西北稻区成虫羽化盛期5月8日~5月30日,卵孵盛期5月19日~6月10日,发生期比去年早4~5天。

江西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二化螟 水稻 三化螟 杀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