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忙着做电商,他却坚持做好线下;别人忙着卖产品,他却坚持做好服务;别人赊销成风气,他却坚持不抹零……在“互联网+农业”如火如荼的今天,创美利农(北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迪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2012年,他在北京平谷创建了“创美乐购”农资连锁超市;2015年,建起“云植保”大学生创业技术服务团队;2016年,研发并推广“嗒嗒农服”手机客户端。经过几年的摸索,2009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毕业的吴迪带领着他的大学生技术服务团队,逐渐开辟出一条“互联网+农技”服务的新模式。
1
坚持到实地做诊断
找痛点,因地制宜接地气
与一般农资电商关注于低价销售不同,早在2010年创业初期,吴迪就对我国农业的痛点深有体会:“最难解决的是农资高效化问题,其次才是产品价格问题。”
原来,传统农资商店的销售模式并不“接地气”。农民来买农药时,经销商往往凭经验根据农民带来的发病植株开配方,并没有到地里进行实地考察。加之农资市场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农村低效、无效农资问题时有发生。而农资生产厂家,也多是围绕全元素、高浓度、新组分等概念性研发,没有顾及到具体地区具体作物的针对化需求。
“这样一来,农民几乎是处于农资‘生物链’的最底层。”吴迪认为,未来不论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还是农资电商,基层农资经销商都是绕不过去的核心层级。“可以说,我们发展的是“倒逼型”农资电商,是根据我国农业痛点创新出的高效农资服务模式。”
从第一家门店成立起,吴迪就坚持下田给作物做诊断。这里该施多少肥、那里该打什么药……渐渐地,农民开始专门打电话咨询技术问题。感受到农民信任的他,开始了农技服务和农资产品捆绑销售模式的探索。
“我们现在分布在平谷与昌平的5家基层农资店的定位是体验中心,不卖单品,针对不同作物制定专一化套餐。”据吴迪介绍,平谷区很多地方不缺钾,但由于农民喜欢使用大田增产的高钾肥,导致目前很多地区土壤钾含量超标3倍以上。因此,他们根据土壤养分速测结果,推出精准与平衡施肥服务,推广作物全程营养方案与定制化肥料套餐。
体验中心采取直采直销模式从厂家一次性购买农药、化肥,采购量大,生产厂商会降低出厂单价,成本大大降低。
2
在农民面前玩不得半点虚假
做减法,贴近农民赢信任
不只是配药配肥,“云植保”大学生创业技术服务团队如今已经成为农业技术服务的“排头兵”。
学会做减法,让老百姓看到实际效果,是吴迪的经营理念:“现在农村还有好多农户不熟悉互联网,不擅长从网上购买农资产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网上给农户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如让他们实地看到效果。”
这,是他的团队经过多次试错之后得到的结论。原来,吴迪的团队试验过多种营销模式,购肥抽奖、买一赠一等等,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做好减法,把花哨的商业运作去掉,让农户亲眼看到产品的高效才最有效,在农民面前玩不得半点虚假。”他总结道。
“我们要求每月100场观摩会,每场人员30~50人不等。”“云植保”团队成员梁启超介绍,在组织观摩会的前一天,团队会到村里通过支部广播发通知。开会当天,会现场让农民代表近距离观察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既信任你的服务又信任你的产品。”
做减法的经营思维,在吴迪团队开发的“嗒嗒农服”手机客户端中也有所体现。“嗒嗒农服”的使用方法简单、一目了然。点开后,左边是打药键、右边是专家健,不仅具有呼叫服务功能,还可以发图片和语音实时进行农技社群交流。
针对农村不识字的人群,他也采取了最简单的联络方式,向农户发放呼叫联络器。农户只需一按,就可以联系到体验中心和技术服务队,减少了打电话查号码的环节,增加了农户对农技服务的粘性。
3
把农资店干成超市而不是菜市场
不赊账,塑造经营新标准
“我认为,现在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推广标准,发展标准化生产。”吴迪说。
2016年5月,“云植保”团队受到北京市植保站的指导与扶持,开始按更高标准扩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队。
“以草莓种植为例,农户自防一个大棚一般在80~100元,我们实施专业化防治一个棚一次只收68元。”吴迪介绍道,“之所以成本能够降下来,主要是防治设备比较先进,我们采用了市植保站药械科推荐的背负式高效常温烟雾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07-12/257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