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彭山区:“党建杠杆”释放出强大正能量


彭山区:“党建杠杆”释放出强大正能量

( 2015年12月25日  06 版)

    邱文清本报记者李丽颖

    农村深改试验第一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传来一组“利好”数据:仅2015年上半年农业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9.4%,农民人均纯收入6212元、增速达10.5%;成功签约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农业引资超过152.4亿元;新增350个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省级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项农业农村工作指标全省、全市领先。

    作为全国农村深化改革实验区,彭山何以取得如此喜人的数据?“党建工作及时跟进、协同配合和参与农村改革,撬动了各项农村深改措施‘落地’,形成了推进农村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中共彭山区委书记梁磊说。

    选好“能干人”,配强“当家人”

    彭山区委将农村改革试验作为彭山抢抓发展的“一号工程”,区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一名区委副书记和分管农业、组织工作的两名常委具体负责,主要瞄准“农业生产现代化体制”和“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机制”两项改革试验任务实现突破。长期从事党建工作的6名“熟手”和9名熟悉三农工作政策和农村基层实情、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农口领导干部成为彭山深改接通“最后一公里”的“操盘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如何在稳定群众承包权基础上放活业主土地经营权,是考量政策理论水平和攻坚操作能力的“技术活”。多年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农业局副局长李俊维已经快50岁,被“点将”后跑遍了全区13个乡镇,在细致调研摸清实情的基础上细化了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

    彭山区已经有33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生产经营大户、致富带头人当上了村(社区)党组织领头人,成为农村深改的一线“领路先锋”和具体“操作手”。今年7月,彭山区再次选派统筹协调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中层以上后备干部到108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主要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经济发展、开展精准扶贫、服务农村深改展开工作。党组织“全覆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7月28日,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彭山片区党委正式成立。园区党委书记李国成认为,随着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和不少跨乡镇、行政村的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的不断涌现,必须设置跨区域的发展型新型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建工作跟进到重要发展区域”,通过资源共享,有效服务,积极为合作组织、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服务,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

    8月底,位于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的观音镇果园村葡萄采摘进入最后的收尾期。过去的果园村业主、群众单打独斗,葡萄品种少,种植规模也不大,如何引领做大葡萄产业、做强果园葡萄品牌?观音镇党委创新成立产业党总支,总支分别设立龙头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党支部,葡萄产业超出果园村地域范围,覆盖了附近从事葡萄种植的龙头企业果怡公司,由业主大户构成的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以及本村群众自发建成的好运来家庭农场,连接576户群众种植户。33名党员组成的创业服务队带头开展新品种试验、市场销售调查和劳务组织等,一批葡萄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被发展为党员。

    创建新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彭山充分利用农村改革试验契机,探索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兴崇”模式、“马林”模式。“兴崇”模式以成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通过引入业主或组织群众联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村级集体提供全程服务,以村集体占股5%-10%或收取合理流转土地服务经费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马林”模式则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出资建设的如田间耕作道路、田间渠系、农村供水工程、小水利工程、喷灌滴灌设施、大棚、农业机械等项目所有权委托给项目所在村(社区)并折价成股份,从使用这些设施的业主或企业处收取与项目投资年利息等值的费用。

    彭溪镇兴崇村组建了全市唯一一个以村为法人的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并实行土地预流转制度,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给土地流转服务公司流转给实力强、信用好的业主。截至目前,兴崇村流转土地3700余亩,解决就地务工620余人,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跨越,目前集体收入已达18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土地 数据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