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 2015年12月24日  08 版)

    机械喷药

    丰收的喜悦

    捕捞开江鱼

    水稻机插秧

    休闲农业

    大规模机收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土地抵押加速流转进程

    吉林省是全国率先实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到33个县(市、区),仅农行就设押土地经营权24万多亩,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85笔,金额3.39亿元,极大缓解了广大农民和规模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2015年,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68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7%,同比增长3%。各类规模经营主体6.3万户,经营面积1222万亩。从统计数据看,2011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646.5万亩,2012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885万亩,2013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206万亩,2014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520万亩,2015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683万亩,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

    吉林省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即经营土地主体由原来的农户为主逐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多元化发展,形成各类规模经营主体6.3万户,经营面积达到1222.4万亩。

    粮食“十六连丰”结构在调整

    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是吉林省农业生产的金色招牌。“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在国家一系列发展粮食生产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2011年-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先后跨越了600亿斤、700亿斤两个大台阶,2015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再次突破700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生产“十六连丰”。2014年,全省农民收入达到1078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位列全国第11位,同比增长10.2%,增速超过全省GDP3.7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农民收入将达到11500元以上,实现了“十二五”规划中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2元、年均增长12%的既定目标。

    在全省全面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扩大示范规模。全力推进四平市1个市、农安等4个县(市)和九台龙嘉等20个乡(镇)整建制高产创建。梨树等4个县(市)列为农业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2015年全省高产创建示范片达到625个,示范面积649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359个和378万亩。

    吉林省十分重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按照国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部署和要求,吉林省积极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探索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的有效途径。引导农民和企业发展杂粮杂豆、马铃薯,优化粮食作物结构。

    严格监管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也是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大省。保障亿万人民的餐桌食品安全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面,吉林省农委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了《201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强监管,维护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5年,全省上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狠抓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省农委分别与各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农业局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推动市(州)、县(市、区)、乡镇层层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

    按照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名录,县级农业部门与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承诺书),督促其增强责任意识,确保生产安全。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对监管中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分类、分组管理,及时约谈和通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水稻 玉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