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网友投稿  2015-12-24  互联网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 2015年12月24日  08 版)

    机械喷药

    丰收的喜悦

    捕捞开江鱼

    水稻机插秧

    休闲农业

    大规模机收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土地抵押加速流转进程

    吉林省是全国率先实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到33个县(市、区),仅农行就设押土地经营权24万多亩,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085笔,金额3.39亿元,极大缓解了广大农民和规模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2015年,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68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7%,同比增长3%。各类规模经营主体6.3万户,经营面积1222万亩。从统计数据看,2011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646.5万亩,2012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885万亩,2013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206万亩,2014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520万亩,2015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683万亩,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

    吉林省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即经营土地主体由原来的农户为主逐步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多元化发展,形成各类规模经营主体6.3万户,经营面积达到1222.4万亩。

    粮食“十六连丰”结构在调整

    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是吉林省农业生产的金色招牌。“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在国家一系列发展粮食生产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2011年-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先后跨越了600亿斤、700亿斤两个大台阶,2015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再次突破700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生产“十六连丰”。2014年,全省农民收入达到1078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位列全国第11位,同比增长10.2%,增速超过全省GDP3.7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农民收入将达到11500元以上,实现了“十二五”规划中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2元、年均增长12%的既定目标。

    在全省全面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扩大示范规模。全力推进四平市1个市、农安等4个县(市)和九台龙嘉等20个乡(镇)整建制高产创建。梨树等4个县(市)列为农业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2015年全省高产创建示范片达到625个,示范面积649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359个和378万亩。

    吉林省十分重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按照国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部署和要求,吉林省积极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探索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的有效途径。引导农民和企业发展杂粮杂豆、马铃薯,优化粮食作物结构。

    严格监管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也是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大省。保障亿万人民的餐桌食品安全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面,吉林省农委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制定了《2015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强监管,维护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5年,全省上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狠抓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制度。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省农委分别与各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农业局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推动市(州)、县(市、区)、乡镇层层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

    按照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名录,县级农业部门与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承诺书),督促其增强责任意识,确保生产安全。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对监管中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分类、分组管理,及时约谈和通报。

    2015年,吉林省农委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的要求,与省牧业管理局、省水利厅联合下发文件,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经过申报、现场考核、民意测评等环节,吉林省敦化市、榆树市、公主岭市被列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新型主体发展迅猛市场建设规范有序

    近年来,吉林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数量逐年增加,运营日渐规范,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71797户,经营耕地面积1234.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7%。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发展到52065家,位居全国第七位,发展成员66.11万户,成员出资总额1004.7亿元。从经营范围看,种植业28318个,畜牧业11953个,服务业7729个;从服务内容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27929个,生产服务14559个。到现在为止,全省合作社辅导员达到近万人,实现每村都有一名辅导员的目标。

    2015年,吉林省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达170家,交易额600多亿元。其中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69家,交易额540亿元;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25家,年成交额310多亿元,占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的37.3%。城乡农贸市场800家左右,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000多户。

    农业农村改革成果殷实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成绩斐然,成果殷实,全省上下都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2015年,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

    “十六连丰”,总产量将继续保持700亿斤以上的历史好水平。到2015年底,全省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3100万头、755万头、900万只和5.83亿只,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1800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今年全省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000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全省加快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完成37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4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2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节水增粮行动220万亩建设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75万亩。投资3亿元,探索保护性耕作、水土流失、提升有机质、农田防护林、污染防治等8种保护治理模式。2015年,人工增雨近55亿立方米。测土施肥手机信息服务试点由上年的2个县扩大到13个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与10个试点县数据共享,玉米、水稻、设施蔬菜、人参等产业物联网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保险投保167万户,参保面积300万公顷,保费总额7.2亿元。提高农业保险省级财政补贴标准,种植业补贴达到2.5亿元,是吉林省开展农业保险9年来最多的。“十二五”期间,吉林省投入专项资金9.4亿元,带动各方面投入100亿元以上,全省农村公路里程接近80000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

    农业信息化传经送宝

    “12316”新农村热线是吉林省在全国率先为本省农民设立的一条专线,当时全国农民都羡慕吉林省农民。打“12316”新农村热线农民不花钱还可以随时随地和农业专家通话咨询,咨询范围从粮食价格走势,生猪家禽价格,出栏时机,到粮食品种选育,测土配方施肥,可谓包罗万象。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以“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逐步建设成了包括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业农村资源数据中心等。以“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了集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涉农网站、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于一体、全网接入、省域全覆盖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

    从2013年开始,吉林省谋划了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以推进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农业和物联网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建成了吉林省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玉米、水稻和设施蔬菜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已建成玉米、水稻物联网应用示范点30个,可通过PC机、平台大屏幕、手机等实现对上述产业的农情监控、生产信息管理、产品溯源等,并对示范点15项数据指标进行自动化采集、分析应用和预警处理。全省还在在16个县市进行电子商务试点,已建成能够开展电商服务的农村信息服务站2800个,其中达到“六有”标准的信息服务站870个。

    2014年,吉林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信息进村入户10个试点省之一,在双阳、伊通两个县(区),重点围绕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12316标准化改造等方面,大力推进农业公益服务、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培训体验服务等进村入户试点。

    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齐头并进

    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是吉林省重要的经济支撑,也是吉林省“三农”发展的名片。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其作为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力量。预计2015年末,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发展到4950个,国家级龙头企业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突破500户,企业总资产2200亿元,固定资产850亿元。2015年,吉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种植业基地4000万亩,畜禽养殖量达3.5亿头(只),带动210万种养殖农户参与一体化经营,带户增收70亿元;龙头企业直接安排5.6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今年到三季度末,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6.1%,预计四季度末可达到4800亿左右。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壮大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与汽车、石化“三足鼎立”,最具活力和希望的支柱产业之一。

    “吉林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殷切希望,更是吉林人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5年,吉林省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8698万亩,粮食作物继续保持7800万亩的历史最好水平,达到7821万亩,其中水稻达到1182万亩,玉米达到5900万亩。今年由于吉林省春耕时节抢前抓早,粮食在最佳时节播种,并一次拿全苗,全年各种灾害的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都小于去年,秋季全省霜期又比往年延后一周,粮食产量好于去年和常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700亿斤以上。201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就从上一年的568.5亿斤,一步跃升为634.2亿斤,之后一路攀升超过700亿斤大关。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2011年的6817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7501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加763万亩。2011~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分别达到634.2、668.6、710.2和706.6亿斤,先后跨越了600亿斤、700亿斤两个大台阶,在高起点上又连续取得了新突破,201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晋升为全国第四,粮食商品率(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24/7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