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虽然部分别有用心的国际舆论恶化中国农业“走出去”形象,但是支持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盟友日益增多、关系日益密切。目前国际上部分国家的媒体对中国农业“走出去”恶语评判,贴上“新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资源掠夺论”等标签,导致个别国家在土地购买、租赁方面对中国企业实施歧视性限制,但是我国以实际行动逐步化解了这些负面舆论的不利影响,以实实在在的、符合国际规则的、负责任的农业投资,助力东道国的农业发展,发展成果惠及当地居民,赢得了民心,收获了友谊;在国家高层进一步的战略引领下,我国农业“走出去”越来越凸显“亲、诚、惠、容”和“和合”理念,不搞“零和博弈”,强调共同发展和互利互惠,巩固发展了合作关系,扩大了盟友队伍。目前,我国在亚非拉地区的盟友日益增多,一些国家把我国视为全天候的朋友,众多国家与我国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值此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中国等新兴力量崛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向衰落,国家关系利益格局面临一次重新洗牌,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将取代世界利益格局中的强权政治。整体上判断,杂音是非主流,“和合”发展理念是正道,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国际环境总体有利。
第三,虽然海外农业经营风险凸显,但是中国农业走向全球驾驭风险的能力稳步提高。海外农业项目不仅具有建设和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执行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一般特点,还受投资国政治局势变动、经济政策变化、汇率波动等特殊风险的影响,海外经营业绩非常容易遭受这些风险的冲击。尽管如此,我国农业企业走向全球的步伐没有停止,农业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在20%以上,这些开展海外投资的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战略工具逐步丰富,驾驭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关国内企业和部委也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风险分析信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5年以来发布了《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对全球190多个主权国家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与认定;商务部、外交部联合2004年以来连续对外发布《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2011年以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又联合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2011)》;这些都为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明晰了风险因素、确定了鼓励的方向和重点。综合来看,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面对的风险因素很多,但是识别、应对和驾驭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二、运筹帷幄,重新定位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的战略目标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长期趋好,国际格局深刻调整,风险可识别、可规避、可预防、可控制,国际环境总体有利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走向全球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选择,要运筹帷幄,精确定位,明确目标,顺势发展。
(一)树立理念
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要树立“和合”发展的理念,坚持亲、诚、惠、容四字箴言,实现我国农业与东道国农业发展的合作共赢。
(二)明确目标
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要树立如下目标:拓展我国农业发展空间,提升我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资源配置力、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贯彻思路
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布局全球农业产业链,打造一批重点跨国农业企业,深度融合和掌控全球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大增值节点,坚持“和合”发展理念,促进中国和东道国农业的合作共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持续、稳定、安全、有效供给,构建高效、持续的全球农产品供需统筹网络和农业科技与资源的全球配置网络。
(四)明确主体
我国农业发展走向全球,中国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大型跨国农业企业是核心主体,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市场的中小海外投资农业企业是主要参与主体,有关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智库部门是核心服务提供主体,政府部门是关键政策制定和实施主体和公共服务提供主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19/7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