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扶贫更精准
——中国科协吕梁扶贫纪实
( 2015年11月24日 02 版)本报记者崔丽
一道又一道山梁绵延,一层又一层梯田伸展,行走在吕梁山区,吕梁英雄传在脑海浮现,“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在耳边回响,歌声寄托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美好期盼,但现实的吕梁,沟壑纵横,山峦起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地区。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造了这么一组数字:30年、145名干部、2000万元资金、100万户人口。这组数字见证的,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科协在吕梁地区科技扶贫30年,共选派4届讲师团、19届科技扶贫团,145名优秀干部在吕梁地区挂职开展科技扶贫和科技精准扶贫;直接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带动各方面投入资金上亿元;辐射带动了近100万余户贫困人口走上了脱贫增收的道路。金秋时节,记者跟随中国科协调研组再次来到这里,体味科技精准扶贫第一年的工作成果。
从科技扶贫到科技精准扶贫
2011年4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吕梁市岚县中国科协马铃薯示范基地(康农薯业有限公司马铃薯繁育基地)。看到一个试管能培育一二十棵马铃薯苗,听说基地全部建成后生产的种薯能扩大到20万亩大田种植,温家宝欣慰地说:“我以前说过‘小土豆、大产业、能致富’,应该再加上一句‘靠科技’。”对中国科协选定的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如今,跟随中央步伐,中国科协扶贫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新阶段。“集中力量做好几个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不撒芝麻盐,要做到科技精准扶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表示。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来到吕梁考察调研,决定在与邮储银行“银会合作”的基础上,给予岚县、临县各5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扶贫产业发展,扩大扶贫效果。
走进临县庙坪村设施农业科技园区食用菌大棚,村民刘艳芳正在采摘香菇。“我承包了2个大棚种香菇,园区分级收购每天能挣到100多块钱。”“农户承包事先不用掏一分钱,园区提供大棚和架子等设施,把菌包发好了给农户,统一技术指导,按保护价分等级回收,然后再从中扣除菌棒和租棚款。”园区董事长郝君祥介绍。
“贫困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很弱,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也很漫长,我们采取扶持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农户等方式,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少走弯路,不冒风险,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培训,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长期工作在吕梁扶贫一线的中国科协扶贫处处长陈建中总结说。
30年间,中国科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扶贫思路,以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为扶贫载体,培训贫困农民掌握实用技术,转变陈旧的农业生产模式,从而提高收入。为此,中国科协对临县的蔬菜产业、岚县的马铃薯产业进行了重点扶持。
瞅准禀赋扶产业
岚县王狮乡石桥村村民李秋英家有四世同堂10口人,种了30亩马铃薯。“以前自己留种,年年退化,1年纯收入也就六七千元。现在用上了良种,产量翻了好几倍,纯收入3万元,娃娃上学、娶媳妇盖房子的贷款就靠种地还哩!”
马铃薯、食用菌等是吕梁地区传统的特色农产品,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品种退化,种植水平不够,并未取得高效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种植户。中国科协上联农科院校,下联种植大户,外联销售加工龙头企业,赋予这里传统农产品新的竞争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岚县昼夜温差大,砂质土壤,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马铃薯产业覆盖了全县98%以上的贫困人口。以前我们买种薯要远到内蒙古、石家庄等地,种薯质量不能保证,产出的商品薯品质很不稳定,严重影响我们打造‘岚县马铃薯’品牌。现在有了自己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岚县县长刘思昭向记者介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24/7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