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转基因商业化种植正稳步推进


11月16日至18日,第十七届高交会期间,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名国内外农业基因组学专家齐聚深圳展开深度交流。

  “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正在整体上迅速地接近国际的领先水平,在某些领域如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前列。”中国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会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范围内,转基因食品从1996年投入市场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因转基因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也对转基因实行非常严格的审查制度,并正在“稳步推进转基因商业化种植”。民众对转基因存在担心可以理解,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和科普,同时建立转基因作物可追溯制度,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A  7种转基因农作物有“合法身份”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等7个品种。”中国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称,事实上,转基因食品早已渗入我们的生活,最典型的直接食用农产品便是木瓜。

  长期以来,在南方水果摊档上常见的番木瓜,并没有因其“转基因”的身份在“挺转反转”的争议中引起太多关注,公开资料也无法确切查询国内种植的木瓜中转基因的占比。

  不过羊城晚报记者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查询发现,目前已知唯一拥有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番木瓜品种,是华南农业大学通过转基因技术选育出的番木瓜“华农1号”,其于2010年获得在华南地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该证书已于2015年8月31日到期。

  记者同时发现,农业部目前可公开查询的历年的转基因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中,证书仍在有效期内的作物只有转基因抗虫棉;2014年底,两种抗虫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在此前的安全证书过期后,再次获得了5年有效期的续签。

  根据相关规定,取得安全证书并不意味着可以推广种植。转基因作物还需要经过品种审定、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等步骤,方可走向市场。2009年,农业部批准了两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系的安全证书,但迄今均未能进入品种审定,商业化推广至今仍无定数。

  目前,除了已经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番木瓜,我国在涉及粮食作物方面的转基因审批商业化还没有进一步的突破。

  李家洋称,“目前国际上对于主粮的准入都非常谨慎。中国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步骤,稳步推进放开转基因商业化种植。”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的管理条例将会进行相应的修订调整,但要强调的是,每个新的品种依然要经过相关的严格评审,“未来将在有规则的前提下,大家按照转基因的管理方法去审批,然后投入到生产上去。”

 B  “‘谈转色变’折射政府公信力问题”

  如果随处可见的木瓜、大豆油都是转基因的,那我们吃东西还安全吗?转基因技术到底“转”了什么?会不会对人体造成积累伤害?

  “转基因是指,出于增产、抗虫害等需要,把挑选的相关基因放进目标品种中,从而表达出来更优良的性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以番木瓜为例,因其容易染上“番木瓜环斑病毒”,如果不是转基因品种,很难防治这种病毒。

  记者了解到,转基因表达的目标物质主要是蛋白质,也就是说,转入的新基因体现在作物的蛋白质上。也就是说,只要这种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就和一般食物中的蛋白质一样,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

  “吃转基因食品,10年没问题,20年有没有问题?子孙后代有没有问题?这些问题是不了解科学的外行话。”李家洋笑称,食物进入消化道就被消化掉了,吃转基因食品不会改变人类基因,更不能够让基因遗传到下一代。“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把转基因和转人类混淆了,转人类是很难的,需要研究专门的方法技术。如果吃就能转变人类的基因的话,那我们吃了多少猪肉牛肉?”

  在采访中,多位农业专家向记者强调,当前,“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大豆 种子 玉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