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留住黑土地
( 2015年11月05日 05 版)本报记者李纯缪翼
编者按: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东北黑土区黑土退化问题日益凸显。今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黑土区17个产粮大县(市、区、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目前试点项目实施已进入关键时期,农业部于近日派出2个督导组赴东北四省区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对主要工作做法进行经验总结。如果说本周刊9月17日《拿什么留住你,黑土地》是一张对策清单,那么本期则是黑土地保护的一份行动侧记。
分类施策,精准保护黑土地
“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抓上一把攥出油,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火也开花。”这曾是东北黑土区老乡们常常念叨在嘴边的话,但现在黑土地日渐变瘦了,变硬了,变少了。“我们看着也心疼呐,但是地还得种,自己也找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乡和平村村民吴景瑞告诉记者,听说从今年起中央安排专项资金保护黑土地,我们可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打心眼儿里支持。
今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黑土区17个产粮大县(市、区、旗)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技术路线为“控、增、保、养”:控制黑土流失,采用缓坡耕地改顺坡为环耕种植、改长坡为短坡种植等高修筑地埂、种植生物篱带等措施;增加有机质含量,采用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保水保肥采用耕作层超深松、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等措施;养育黑土,采用粮豆轮作套作、固氮肥田等措施,实现黑土地用养结合。
控制流失不再让黑土减少
浅山丘陵坡耕地致使水土大量流失,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平翠枝最头疼的事情。“现在的丘陵坡耕地,未来有望成为高产田。”平翠枝憧憬地说,通过对已经形成的侵蚀沟进行治理,来年春天就能看到植满树木的“生态沟”。
据了解,目前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实施面积10.1万亩,涉及8个乡镇的9个村,其中以水土流失为主的综合治理模式3个村,其中2个项目区约2.8万亩土地进行了流转。“早些年农民开荒种地,当年种了当年收,只顾眼前效益,不注重涵养土地。只有植树防治水土流失,才能有更好的效益。”平翠枝算着总账,可能当年受益不明显,但将来治理好了,都成了高产田,效益均摊,农民和土地两头受益。
玉民家庭农场主潘玉民一下子流转了项目区内的1.55万亩土地,正是因为他看好了黑土地保护的长远效益。“我把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全部退下来植树造林,种一些榛子树、杏树;对于坡度在5度以上的耕地,顺山垄改横坡垄,种植玉米、马铃薯、大豆等。”潘玉民对于治理水土流失很有一套,并不是冲着这平均每亩300元的补贴来的,“我是个农民,别的不懂,种地还是在行的,希望能把地越种越肥。”
增有机质不再用化肥“撑着”
10月中上旬,吉林省的玉米已经基本收获完毕。榆树市、农安县地里都覆盖着厚厚的玉米秸秆等着粉碎全量深翻还田,有的已经开始“动工”。由于以往秸秆粉碎、还田成本高,东北黑土区秸秆等有机物约有60%~95%被焚烧。
今年发生这一转变,最根本要得益于每亩90~100元的农机作业补贴。据农安县合隆镇众一农机合作社社长文业胜介绍,他的合作社计划和政府签订5000亩地的秸秆还田深翻合同,每亩他将得到100元的补贴,老百姓受益,合作社也有积极性。
榆树市养殖业发达,几乎家家都有堆沤猪、牛、鸡粪便的习惯,这为农家肥施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记者在榆树市五棵树镇田丰农业合作负责人陈卓的玉米地旁看到一个2米宽、4米长、1米多深的粪坑,他说:“我家养了60多头猪,这些肥要沤一年留着自家用。上了农家肥的地,保墒、保肥能力强,抗旱效果明显。”2009年赶上伏旱,别的地旱得减产严重,而陈卓施用农家肥的地不仅没有减产,产量还提高了10%。
保水保肥不在“钢板”上种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1-05/7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