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努力把农垦做强做优做大


    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根本着力点是打造国际大粮商。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产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垦拥有大基地、大产业和大企业的独特优势,具备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全有条件成为争取国际农业话语权的重要战略载体。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根本着力点就是要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打造我们自己的农垦国际大粮商。农垦系统要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率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跨国农业企业集团,这是发挥国有农业企业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的重大抉择。

    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长期以来,农垦不仅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经营体制机制也呈现出“新型”和“现代”的特征,代表着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多年建设,农垦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特别是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产业化经营能力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集团公司+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农垦既可以做给农民看,也可以带着农民干,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作为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带动力量,农垦企业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努力将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夯实农垦发展基础。要沿着企业化发展路径,逐步实现国有农场经济功能企业化和社会职能属地化,把农场打造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要稳步推进国有农场政企分开、社企分开,把能够移交的社会职能全部分离出去,暂不具备条件的农场也要实现内部政企分开,全面理顺企业经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继续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国有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农场从生产管理职能向市场经营职能转型。

    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完善农垦管理体制。垦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农垦改革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按照集团化改革方向,推动垦区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经营能力。已经具备集团化管理架构的垦区,要稳定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农场归属市县管理的垦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市场化手段,组建专业性、区域性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农垦转型升级。要以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为目标,创新农垦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增强农垦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垦区就业,鼓励和支持职工子女留在农场务农兴业。按照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要求,探索建立符合农垦特点、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严格管理、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农垦国有土地,构建权利义务关系清晰的国有土地经营制度,稳步推进土地资产化和资本化改革进程,积极探索盘活农垦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实施农垦品牌战略。依托农垦基地和组织化优势,实施联合联盟联营战略,以米业、乳业、种业、流通等为重点组建“中垦”字头股份公司,加快以资本为纽带形成战略协同的全产业链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和加工流通、贸易营销等环节紧密结合、有效衔接。以建设中国农垦品牌为抓手,促进农垦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集聚,加快构建以“资源、科技、资本、品牌”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为基础,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农垦要率先构建完整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率先建设国家农产品品牌,把“大粮仓”打造成“大粮商”。

    在农垦改革发展进程中,要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传承农垦精神,不断弘扬农垦文化,凝聚起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现代化 建立健全 核心 载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