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过度粮食进口冲击国家粮食安全


  2014年,我国粮食产需虽然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近亿吨的粮食,但是从总量来看,我国粮食总产量保障城乡居民直接口粮消费和间接粮食消费的保障性相当宽松。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城乡居民口粮和间接消费粮食量(饲料粮)分别大约2亿吨和3亿吨,粮食总产量与城乡居民粮食口粮和间接粮食消费量之比大约为1.2。

  根据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保障城乡居民粮食消费必须确保我国具备较强的粮食生产能力。考虑到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可能会改变市场相关主体的预期,出现抢粮或者粮食惜售等问题,结合粮食还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作种子和工业加工等,加上在粮食收获、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我国能够生产的粮食数量必须要高于城乡居民直接口粮和间接饲料粮的消费数量。为了便于讨论和估计,可以将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与城乡居民消费所需要的粮食数量之比率定义为国内粮食安全保障系数。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数量,估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大约为1.2。

  尽管自2003年以来我国曾出现过局部地区部分品种粮食抢购和惜售等现象,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但是现实中既没有出现长期普遍抢购粮食,也没有出现长期普遍囤积粮食,表明粮食供求关系总体上相对宽松,我国不断提高的粮食生产能力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性相对较好。这样,可以推断大约1.2的国内粮食安全保障系数可以实现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量明显地高出用于口粮消费的数量。2012年,我国人均稻谷和小麦占有量分别为150.8公斤和89.4公斤,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稻谷和小麦消费量分别为92.6公斤和52.3公斤,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63倍和1.71倍,其倍数明显地高于2008年前的相关年份(参见表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稻谷和小麦消费量理应低于农村居民,稻谷和小麦用于口粮消费需要相当宽松,国内生产的稻谷和小麦的粮食安全保障系数相对更高。

  三、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对策建议

  择机调整三大谷物生产与种植结构。如果按照乐观粗略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和间接消费的饲料粮可能超过6亿吨,再加上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和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不可避免的损耗,以及保障相对宽松的粮食供求关系,我国粮食消费和消耗总量可能接近8亿吨,相应地需要国内形成大约7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如此庞大的粮食消费消耗规模,必须尽早谋划,才能更好地适应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当三大谷物供求关系偏松(库存水平高和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时,总体思路应是提高质量品质和调节数量供求关系。要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观念上有所突破,把生产能力保障与实际产量两个目标严格地区分开来;要让粮食生产能力或者粮食产量潜力在需要的时候必须能够发挥出来,在不需要的时候休养生息,现有的思路是做好农业的生态功能和保障供给之间的平衡。

  “十三五”期间,至少是前期,甚至是整个“十三五”时期,我国三大谷物面临市场供求关系偏松的状况可能相对较大。当然,也不排除“十三五”期间我国三大谷物前期市场供求关系偏松而后期供求关系偏紧情形的出现。

  如何理解口粮绝对安全?或者说,我国的口粮绝对安全,是以满足消费需要的生产量来衡量,还是以市场运行状况来衡量?若以满足消费需要来作为判断标准,则未来我国的小麦和大米合计起来产量达到2亿吨就够了。若以粮食市场运行状况来看,既不要让消费者到市场上抢粮,经营者囤粮,也不要让生产者卖不出粮食,经营者不敢合理地储备粮食。一句话,任何情况下,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基本稳定,这才是口粮的绝对安全。显然,在市场存在预期的情况下,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所要求的粮食产量,按市场运行情况评估所要求的粮食生产能力要高于实际口粮消费量。

  为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不仅必须保证用于口粮的主要谷物生产能力明显地超过城乡居民直接消费需求,而且也需要年度实际产量明显地高于城乡居民直接消费量。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低收入群体数量庞大,国家针对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和措施还不够有力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通过改善粮食支持保护政策手段和落实省长负责制等措施保证主要用于口粮的稻谷和小麦等产量与居民口粮直接消费量的比率不低于1.5。按照“十三五”城乡居民直接消费的口粮原粮大约1.9亿吨计算,应保证口粮原粮的年度预期产量大约3亿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小麦 稻谷 估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