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餐桌外的粮食浪费现象不容忽视


   谈到粮食浪费,人们的目光往往集中在餐桌上的“显性浪费”,却很少关注粮食收获后各环节的损失。收割机漏不捡、存储火烧霉变、流通搬运抛洒、加工过度抛 光……据统计,仅生产后环节,我国一年损耗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相当于产粮大省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粮食损耗,已成为影 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据笔者调查了解,粮食产后损耗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机械收割遗漏。拿玉米来说,以前人工收玉米都是先把玉米秸秆割倒,然后再把玉米棒逐一掰下来,拉运 到家里后再脱粒。这个期间的工作大部分都靠人力,收的过程中损失很少。实行机械化收割后,由于玉米粒比较干、脆,收割玉米棒时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子。赶上玉 米倒伏,还会落下一些玉米棒子,每年这样的损失都不少。二是仓储方面。笔者在山西省长治部分地区的农村调研发现,不少农民储粮还是采用直接堆放在地上的方 式,极易导致鼠咬、霉变,造成极大浪费,也降低了粮食品质。三是运输方面。部分粮食收储企业存储设施简陋,运输方式落后,不仅增加了存粮风险,还增加了粮 食在流通中的损耗。四是过度加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大米时,不仅要求口味,还要求卖相。因此市场上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 但抛光一次,大米就减少一层,降低了出米率。粮食过度加工,不仅降低营养,而且会增加生产成本。

   粮食产后浪费如不坚决遏制,将有可能加剧国内粮食供需矛盾。必须在坚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减少粮食的产后损失。

   首先,要强化爱粮节粮意识。浪费粮食,根源在于人们对爱粮节粮不以为然,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淡漠。应做好杜绝粮食产后浪费的宣传普及工作,对肆意浪费粮食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批评和惩戒。

   其次,要理顺粮食价格。目前,我国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已到了高价格时代,但粮价还是明显偏低。粮价过低,势必影响种粮积极性和节粮意识的建立。理顺粮食价格,才能推动粮食增产、节约两不误。

   再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先进试用的仓储、装卸、运输技术和装备,有效降低粮食物流损失。加大对科学种粮、储粮、运输、加工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 入,推动农户储粮条件改善,研发适合农户储粮的新技术,加速粮食流通体系建设,降低运输损耗。开展科学储粮研究,转变储粮观念,改变粗放管理的现状,加快 发展“粮食银行”等新型储粮模式,推进粮食储备管理,向绿色储粮和智能化管理等现代化的方向升级跨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大米 脱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