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实现线上线下农产品展览融合发展


    5.农产品展会大数据管理,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反馈并指导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互联网+”会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一个线上平台,将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线下展览合二为一,把线下参展的观众导入到线上,让他们能够产生持续的关注和互动,也为主办方和展商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基础。观众在参观时的行为特点以及农产品在线销售的数量、金额、售后评价等这些数据将成为农产品会展的核心,数据的沉淀和分析能够影响下一次农产品展会的邀约,可持续提升展会的投资回报率。

    信息收集作为提供数据的基础,可以实现决策层信息反补。大数据可以统筹专项农产品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对专项农产品产业进行调整统筹,促进产销结构平衡,促进农业服务集约化管理。

    6.互联网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电子商务网站运用新媒体手段做营销,最重要的是企业要和用户达成互动,聆听用户的声音、解决用户困难,更要有所反馈。

    关于促进农产品实体展览与“互联网+”对接的若干建议

    (一)线下农产品展览与线上农产品展览互为补充,融合发展。传统场馆的农产品展览展示展销,具有线上展览无可比拟的优势,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互联网为载体,传统营销模式是根基,“互联网+”模式是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展览为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模式,两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才能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促进行业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农产品展览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者不可偏废。

    (二)加快简政放权步伐,适时将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繁复的审批手续阻碍了农产品展览业蓬勃发展的前行步伐,适时推进简政放权、依法监管势在必行。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履行法定程序后,逐步将能够下放的展览会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至举办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并适时将审批制调整为备案制,率先在农产品展览行业试行。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上备案核准,提高行政许可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展览业标准、诚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展览场馆、办展机构和参展企业的展览业诚信体系,推广信用服务和产品的应用。建立信息披露、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推动部门间监管信息的共享和公开,实现信用分类监管。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新格局。同时,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引导互联网与农业展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本科高校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培养适应新型展览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IT人才。鼓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与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培训展览专门人才。探索形成展览业从业人员分类管理机制,研究促进展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办法,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整体水平。

    (五)科学界定展览场馆与展览会的公益性和竞争性。1.借鉴德国政府对慕尼黑展览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展览场馆的投资兴建,扶持场馆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发达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网,引导场馆采取经营展和自办展相结合的模式。2.农产品展览与线上平台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农产品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农产品展览尚处于弱势的现状,推进展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制订公开透明和非歧视的场馆使用规则。3.进一步重视公益性农产品展览会、交易会在农产品展示交流、贸易合作、品牌打造、引导生产、促进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在打造公益性展销平台的基础上,鼓励展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提高运营效益,加大公益性场馆扶持的持续性和力度。

    (六)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等相关行业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以农产品展览企业为龙头,以交通、物流、旅游等为支撑,策划、广告、印刷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带动农产品展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农民增收 营销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