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秀美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河北省广平县建设美丽乡村纪实


    凸显乡土气息,突出农家特色。突出“农”味、尽展“土”色,在“吃住玩”上做文章,打造富有乡土趣味的农村休闲产业。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农场客栈,提升接待条件和水平;搜集石磨、喂马槽、耕犁、锄头、木耙等石器、农具,通过石坊和老物件馆,留住几近消失的民间老物件,多角度展示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以原生态的农家风情吸引市民及周边群众进农家院,吃农家饭,上农家炕,干农家活,体味农家乐趣。“如果不是借美丽乡村建设的光,俺们村很多老物件、老民俗等一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将被丢弃殆尽,一些文化遗产将永远消失。”南刘村白文德老人对创建美丽乡村竖起了大拇指。

    古为今用 培育文化乡村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寄托之所,更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软实力。广平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坚持把文化当作品牌打造,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和培育新的特色文化,用文化教化广大民众,用文化弘扬新风正气,用文化升华乡村之美。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根据各村不同的乡俗民情,量身打造不同文化底蕴的特色村庄。为保护广平本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陆画,在南刘村建设了遗产馆,把水陆画的历史传承、制作方式等进行集中展示。还建设了民俗馆,组织吹糖人、拉洋片、木旋等民间技艺传承者,通过实物展览和技能展示,展现本地民间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通过建设村史馆和祠堂,充分记录乡村发展历程、历史变迁和姓氏流传脉络,让群众记住村史、记住族史。在南刘村重建了古香古色的漳南书院和昭德文峰塔、二十四孝楼,还原了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和孝德文化;后大寨因建有邯郸东部最大的城隍庙,而且香火鼎盛,形成了独特的庙会文化,对其进行了充分挖掘整理。

    大力培育新型特色文化。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西胡堡有几个大型的废弃坑塘,经过整理建设,建成了四个大型荷塘,满池碧荷,绿意盎然。在村东最大的荷塘中修建了九曲廊桥和珠联璧合(荷、和)台,寓意以荷示和,结合该村民风淳朴、相处和谐,着力打造和合(荷和)文化,建设了和合街和青荷馆(廉政文化馆),大力弘扬和谐、清廉之风。

    突出特色 搞活产业乡村

    广平县把打造乡村休闲产业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自选动作,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产业带动等方式,使区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形成特色鲜明、产业互补、功能各异、错位发展的格局,实现了乡村休闲产业的良性发展。

    规划招商型。由政府规划部门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引入市场机制,由企业出资打造高标准的现代新农村。南阳堡镇引进具有雄厚实力的河北安居集团,打造产业聚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小城镇。临河堡村与邯郸市乾政集团合作,整治西支渠,建设村民中心、小游园等各项基础设施,利用临近309国道,交通便捷的优势,建设百亩生态农业庄园,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西胡堡村牵手实力雄厚的邯郸万合集团,根据该村各类自然条件,对村内现有的坑塘及其周边进行整治,做好“八个板块”项目包装,实施梯次改造,倾力打造“落日余晖、古典胡堡”。

    农业升级型。依托原有的特色农业种植园区和基地,引导农民不断扩规模、延链条,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南阳堡建设了1万亩高效生态农业园,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引领绿色健康消费,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唐庄依托富硒农产品基地,发展樱桃种植,已经成为邯郸地区采摘游的重要目的地。冯营玫瑰庄园、马艺峰绿色蔬菜基地不断完善生态农庄、生态餐厅、生态客栈等基础设施,接待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打造集休闲、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

    重点打造型。结合新农村建设15件实事的实施,重点打造南阳生态精品片区,着力建设具有浓郁冀南特色的美丽乡村群。南阳生态大道精品片区涉及3个乡镇的14个村,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3万。总结提炼“南刘村模式”,实施“一个模式打造”,在精品片区内各村进行复制推广,在村庄整体风貌上凸显“红墙白缝、黛瓦灰裙”,根据各村实际,体现各自特色,实现和而不同。规划建设南阳堡特色小城镇,打造8个“美丽乡村”后花园,实现产城互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城镇。对贯穿南阳堡镇的3条干渠进行修整、疏浚,对沿渠的树、路、桥和重点村进行景观打造,实现水系连镇穿村、交错衔接,全力打造碧水弯弯、绿树掩映、荷花满塘的冀南平原水乡小镇,年底前开通生态大道美丽乡村旅游观光一日游线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经济林 新农村建设 生态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